首页>专题报道中心>劳模风采> 正文

医心为民的心灵使者

  •   
  • 2022-11-25 作者:范义浏览:635
 

——记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辽宁省先进工作者、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精神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孟宪锋

(辽宁区域经济/范义)孟宪锋投入精神卫生事业25载,兢兢业业,积极推动精神卫生领域法制建设,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热诚帮助精神障碍患者群体摆脱病魔、回归社会,为辽宁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赢得众多赞誉。2017年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22荣获“辽宁省先进工作者”。

 情系乡梓,做基层呼声的“代言人”

2022年10月1日,《辽宁省精神卫生条例》正式实施,在这部关乎到辽宁省4300万人民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福祉的地方性立法中,浸含了孟宪锋多年的夙愿和数载寒暑的辛苦付出。

精神疾病是社会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直接关乎社会稳定和万千家庭的幸福。孟宪锋具备一名良医对众多深陷精神疾病困境患者和家庭的悲悯,也拥有为公众心灵健康福祉无私奉献的情怀。他常年潜心搜集总结病患家庭、基层医生、医疗机构的实际困难、各种诉求和辽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为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收治能力等一系列问题,孟宪锋带队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他深入到众多边远农村患者家中,深入到各个医疗机构、各个基层医院。孟宪锋就辽宁省出台精神卫生地方条例多次提出富含参考价值的专业建议,并会同省人大代表撰写了《关于出台辽宁省精神卫生条例》的提案。

为配合《辽宁省精神卫生条例》制定,孟宪锋带队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开展《辽宁省精神卫生资源调查》《辽宁省心理健康素养调查》。他进入到众多边远农村患者家中,深入到各个医疗机构,走访大量基层医生和医院领导,整理全省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他每天加班加点查阅相关资料,写文稿,经常通宵达旦。经过不懈努力,完成了《辽宁省精神卫生条例(草案)》初稿及相关条款的立法依据的撰写工作。

在立法过程中,全程参与相关部门的研讨,针对省人大《条例(草案)》,提出修改建议。通过立法,辽宁省所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获得免费服药,大幅度减轻了患者家庭的医疗负担,切实让每位患者有体验、真受益。 

为了尽快让《辽宁省精神卫生条例》深入人心、显现成效,孟宪锋策划并推出《辽宁省精神卫生条例》全媒体传播活动季系列宣传活动。

通过电视专栏解读、全媒体知识竞赛、新媒体矩阵传播、权威专家深入14市宣讲、发放系列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辽宁省精神卫生条例》的特点、亮点、突破点、作用点,共同营造有利于辽宁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精神卫生问题,关心关爱精神疾病患者这个弱势群体。

战疫暖阳,给公众穿上心理“防护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孟宪锋主动担责,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帮助大众穿上心理“防护衣”。他积极组织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96687,并协调全省14市开通15条心理援助热线,共设置坐席数32个,安排接线人员175人;开通“辽宁省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集结省内40余名优秀精神心理专家24小时在线提供免费、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疫情期间,“一热线一平台”全时守护心灵,对隔离人员、社区工作者以及普通民众及时“排忧解难”。热线累计疫情相关来电5000余次,平台为求助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务200余次,有效缓解了公众因新冠疫情引起的失眠、焦虑、抑郁、关系紧张等问题。

他组织并参与编制《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手册》,为相关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及大众在疫情下如何应对心理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培训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达2664人次,指导各级各类精神卫生专科机构有效开展疫情下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他负责对新冠肺炎疫情后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心理干预,对2037名一线医护人员和396名确诊患者进行了评估,形成专业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形成《辽宁省疫后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白皮书》,组织专业心理援助人员对其中245名人员进行了心理干预,有效帮助求助者解决了心理危机。 

温情赋能,做老幼群体的“知心人”

为逐步完善辽宁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高民众的心理健康素养,孟宪锋带领各市以开展孕产妇抑郁、老年痴呆等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2021年10月,孟宪锋负责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辽宁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受到人民网、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

主要做法是制作《心灵使者》电视专栏,邀请全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领军人物和权威专家做客“心理访谈间”,畅谈《少年与心灵》《心灵与家庭》《少年心理与社会生态》;遴选聘任10位“心灵大使”和200余名“心灵使者”传播心理健康理念,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挥巨大作用;成立“辽宁省心理健康专家服务团队”,举办心理健康公益培训20余场,培训了“心灵使者”300余名,上万家庭从公益课程中领悟到家庭教育对儿童青少年心灵成长的重要意义,优化了亲子教育的方式方法;举办辽宁省“青春之心灵”微视频大赛,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赛,共征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微视频作品200余部,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心灵使者”新媒体矩阵传播,全方位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赋能。

孟宪锋组织开展由省平安办、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百名专家、百场培训”社会心理服务活动,进行心理健康科普宣教,培训人员达2000人次,大大促进了基层干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能力提升。

 爱心联动,做基层事业的“督导师”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需要长期治疗,规律服药,有效管理,以利社会平安及家庭和谐。孟宪锋负责全省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治疗,带领全省相关工作人员严格落实《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规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培训,每年培训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1000余人次。目前,全省共有免费服药患者1.6万人。组织全省针对在册患者及家属开展精神疾病健康教育,每年约15万余人次,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以及患者用药依从性。

在铁岭市,他建立起由精防办指导,临床一线精神科医护团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协作的管理模式。同时,医院直接与铁岭市8个区县建立患者治疗网络,进行“点对点”技术支持,10个精神科临床科室分别与各机构对接,医护人员每2个月下区县一次,走街串巷,开展患者筛查、应急处置、健康教育等工作。

 “头雁效应”显实绩,在孟宪锋的带领下,其团队获得“铁岭市青年文明号”、“辽宁省青年文明号”、“辽宁省巾帼文明岗”等多项殊荣。





 

责任编辑 杨芳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