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共产党员的事业担当
- 2022-09-16 作者:范义浏览:593

——记中国好人、辽宁省劳动模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葫芦岛市兴城市沙后所镇五里村村民委员会第一书记、沈阳工业(大学教授) 邵义
(辽宁区域经济/范义)雷锋有句名言:“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形象地描述了共产党员的“砖头精神”,即无论在哪个岗位、从事何种工作,都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出色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本文的主人公——沈阳工业大学教授邵义,就是这样的一名共产党员。
会学习、善学习的第一书记
邵义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工学博士,曾在美国罗格斯大学材料系纳米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回国后就职于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直从事材料教学和研究,先后担任无机非金属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和主任,2018年5月,响应省委号召,邵义放下科研和教学工作,暂别学生,来到兴城市沙后所镇,担任五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在驻村之前,家人和朋友、同事都关心地问邵义:“隔行如隔山。从实验室、教室到田间地头,从研究材料到服务贫困百姓,这种‘大转变’你能适应吗?不行就别逞能。”
“大学教学、科研与做好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我相信,只要务实肯干、科学严谨、全身心投入,就不会让组织和一方百姓失望。”邵义的回答十分坚定。
果然,邵义将自己善于学习、善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驻村的日子过得比在学校期间还要忙碌,睡眠时间也少了很多。白天,他与村干部入户调研走访,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掌握村情实际,与村干部、老党员、生产大户探讨发展良策;晚上,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的业务知识、政策文件,思考抓实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步骤和举措,撰写《五里村村情调研报告》,制订《五里村党建工作规划》《五里村三年建设规划》《五里村现代肉鸡养殖园规划》《五里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五里村生态农业健康养老可行报告》等。
很快,貌似“学究”的第一书记邵义打出了一套抓党建、强党建的“组合拳”:以“三会一课”为基础,严肃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引导党员强化“身份”意识、组织观念、纪律意识;充分发挥组学、领学、督学作用,组织党员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党建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严格执行“四议一审两公开”“村务监督”等工作制度;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组织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头雁”
五里村虽然位于滨海地带,但无海岸土地,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玉米和花生,村集体经济薄弱,20多位村民因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十多户贫困户无法通过自身劳动脱贫。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村民的土地不是试验田,村民种植作物不是搞科研,不能让百姓受损失。所以,第一书记首先要搞清楚当地适合发展什么、村民想发展什么,然后再带领百姓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认真调查研究、反复测算论证的基础上,邵义开始“加速跑”:争取到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支持,修建高标准排水管线,安装太阳能路灯;积极建设村图书室,组织村民观看农业实用技能培训讲座视频及特种养殖种植技术视频,让农业实用技术技能惠及更多村民;主动到众多科研单位寻求合作,邀请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知名专家到五里村实地考察、“把脉开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到150万元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持,与九股河企业集团联手合作,实施绿色养殖集体经济项目,建成占地30亩的肉鸡养殖基地,各项生产设施、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基地建成投产后,肉鸡养殖基地年出栏10万只肉鸡,产值达1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目前,邵义正充分利用村集体的盐田土地资源招商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和发展沿海旅游观光产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广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幸福感。
在五里村见到邵义时,他正在肉鸡养殖基地了解生产情况。看他与养殖基地工作人员的熟稔程度,很难想像这是一位身穿白衣大褂在大学尖端科学实验室里创新实践的儒雅学者。邵义很爱笑,他对记者说:“脱贫攻坚,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坚信,只要我们凝心聚力,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他多次请专家指导果树苗的种植,引入树苗1500棵,新品种5个,积极推动了庭院经济的发展。协调为村争取了500亩高标准连片规范种植丰产田示范项目,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引导了农民学习模仿,有力推动了当地著名特产花生种植科技化规范化,补齐了农民种田操作方式最大“短板”。
他争取省级美丽乡村项目70万元,新建太阳能路灯67盏,高标准排水沟900米,彻底解决了靠海积水问题;还专门购置了铲车,清理了积存的垃圾,修建了文化体育广场,组织村民广场舞锻炼,建设村里文化墙、种植了绿化花卉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亲民、爱民的“贴心人”
驻村以来,邵义首先把自己当作全村人的“亲戚”,尤其是成为困难户家的“常客”,及时解决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马上办”成了他的口头禅。而“第一书记处理事情公平、公正、有担当”这句评价,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飞遍五里村每个角落。
村里一位村民突发脑出血,导致半身瘫痪。邵义得知后,立即向在省城医院工作的爱人求助。邵义的爱人是一位心脑血管专家,为了给患者节省住院费用,遂安排患者及其家属住在邵义家中,请医生到家会诊,患者回村后,定期为其邮寄药物或由邵义捎药。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恢复了健康,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和幸福都保住了。
一天,邵义走访困难户,被一条突然窜出来的狗咬伤了,大家都以为邵义肯定不会再回五里村了。没想到注射完狂犬疫苗后,邵义第二天又出现在村子里,一瘸一拐地继续走访,一如既往的温暖笑容,一如既往地真心帮助……
2018年6月,村“两委”班子成员开会,讨论低保对象重新评审认定工作。邵义先是带领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要求,然后开始讨论低保人员名单,并提出村“两委”班子成员作表率,近亲属一律不参与村里的低保户评定。“打铁还得自身硬,考验我们班子的时刻到了。我们同意邵书记的意见!”村“两委”班子成员纷纷表态。
变“输血”为“造血”,集体经济“零”突破
2018年邵义申请获批“辽宁省乡村振兴项目五里村标准化绿色养殖基地”150万项目,建设了具备高新技术特点的先进农业高标准设施,新扩建50亩山坡地建设标准化鸡舍和配套设施,每栋鸡舍增优质肉鸡规模健康养殖区年饲养提供商品肉鸡50万只,项目示范引领沙后所全镇,采取全新的集体+合作社+专业公司模式,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推广;项目每年给五里村集体带来十几万元稳定收入,“造血”村集体经济“零”突破。
日前沙后所镇聚焦农村“三变”改革,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上多想招、出新招,以五里村省级乡村振兴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公司”三位一体产业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强集体、壮产业、富农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0年申请获批“辽宁省科技扶贫共建庭院果树五里村示范基地”项目,以辽宁省农科院专家技术为依托,引进2-3年生果树新品种1200株包括新品种5个和花卉1000棵,成活率达到95%。邀请果树专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修剪培训15人次。
邵义2021年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2021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1年葫芦岛市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沈阳工业大学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功,2021年沈阳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其事迹先后为光明日报、新华社、辽宁电视台、辽宁广播电台、共产党员杂志、葫芦岛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
责任编辑 杨芳
- 上一篇:在品牌特色上下足功夫
- 下一篇:铺就乡村振兴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