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特色上下足功夫
- 2022-09-15 作者:范义浏览:521

——记辽宁省劳动模范、抚顺县友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景伟
(辽宁区域经济/范义)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农业经济发展,张景伟于2013年12月成立了抚顺县友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57万元,现有社员51户,带动农户170户。主要经营方向是为本社成员提供有关食用菌种植的生产资料,组织销售成员的产品,以及与其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信息,菌包生产。
合作社现有基地种植面积140亩,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条例》,他带领社员制定了专业合作社章程,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提高成员民主管理水平。按照法律规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保障全体成员对合作社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会计账簿、财务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为全体成员建立完整的个人账户,确保成员出资、公积金份额、盈余分配等资料记录准确无误。实行帐目公开,定期召开社员大会。
张景伟大力扶持合作社成员从事黑木耳种植,全面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生产基地规模,完善基地标准化生产设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行了“五统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统一购进、统一规程、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在选购农资方面,他通过考察市场,选取达标的专用农资,从厂家直接进货发放给每户社员;通过聘请专家入社指导、参加省市县相关培训班等方式,增强社员的技术水平;在销售方面,不搞内部无序竞争,由合作社统一包装、销售。通过发展电商、参加展销会、开展农超对接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同时销售。截止目前,登记入社成员已达到51户,辐射带动农户70户。社员户年种植菌包5万袋,成员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去年年生产菌包200万袋(分春秋两季),生产木耳干品32.5吨,实现产值240万元,利润100万元。
张景伟认为农业要增产,技术是先行。他利用自身优势和固定场所对农户进行服务农村科普培训。通过科技培训使广大农户学习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黑木耳种植的科学生产能力,加快了技术推广与转化,增加了木耳种植户经济效益。依托家友菌业和睿丽菌业提供菌种、种植技术,采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众旺食用菌机械制造公司生产设备、科学管理,严格按照技术生产标准从事黑木耳生产栽培。形成研发、生产、栽培、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露地与立体吊袋规范模式栽培,带动整村、辐射全乡。
在产品销售方面,严格按国家制订的《食用菌卫生标准》和《单片黑木耳》标准生产和加工,严格把关,科学管理,做到产品是真正的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另一方面加大宣传,依托抚顺地区的独特地理位置打出特色,打出品牌。产品销售依托已建立的市场信誉和马圈子单片黑木耳品牌效应,在巩固原有的产品销售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销售市场。以直接销售、代理销售、广告销售相结合的形式,利用展会、各大媒体促销, 进行网上销售、商函联系,逐步扩大销售网络,进而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马圈子乡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产业的主导产业,而张景伟作为食用菌产业的代表,为该产业的发展壮大成功的打了一个“样”。如果说这个“样”是一个点的话,那么,现在这个点正在张景伟的带领下,逐渐向“面”扩展延伸,届时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将不再是一个理想和一个奋斗目标,而是会变成一个触手可及的现实!
责任编辑 杨芳
- 上一篇:带领大家建设新农村的主心骨
- 下一篇:一位共产党员的事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