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中心>劳模风采> 正文

铺就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   
  • 2022-09-17 作者:范义浏览:787
 

——记辽宁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朝阳市人大常委、朝阳市北票市东官营镇海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欢 

(辽宁区域经济/范义)孙欢,2008年7月入党,2016年被授予“朝阳市青年五四奖章”,2017年被评为“朝阳市劳动模范”,2019年被评为“朝阳市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被评为“辽宁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所在村获“省文明家园示范村”、“省基层志愿服务双百示范点”、“朝阳市文明村镇标兵”、“朝阳市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践使命,真抓实干促振兴

 

北票市东官营镇海丰村有8个自然屯,17个村民组,农户1060户,3059口人,共有5个党小组91名党员。孙欢自2013年担任海丰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通过九年的打拼和历练,孙欢从一名合作社负责人,成长为一名“80后”村书记。作为一名农村带头人,这几年,孙欢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合海丰村实际,从产业发展、环境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入手,创新思路、细化举措、明确目标,迈出了产业发展和致富增收的第一步,铺就了乡村振兴发展路。

孙欢始终坚持走好乡村振兴路,要坚持发展主导产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当中起着基础、支撑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孙欢同志刚上任时,东官营镇海丰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村民思想保守,产业发展滞后,是典型的薄弱村,村集体还有70多万元的负债。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思考,孙欢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合海丰村实际,明确了“党建引领、环境改善、产业发展、共同致富”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以党建为统领,以庄头蔬菜批发市场和冶金园区为两翼,推动四区建设,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体推进的发展目标。抢抓全市推进“四区两基地”建设的有利契机,多次到上级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四区两基地”建设项目,推动投资5000万元高标准建设温室农业产业园落户海丰村,建设高标准大棚124栋,棚内面积达到260亩;同时,为了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孙欢又多方争取资金,协调相关部门,新建蔬菜烘干及杂粮加工厂1处。下步还将计划利用废弃养殖场新建蔬菜批发市场1处,力争把海丰村打造成为北票对外农产品交易、有机蔬菜供应新的窗口和商贸流通区。

通过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孙欢始终认为走好乡村振兴路,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增强村党组织组织力,解决“没钱办事”问题的有效途径。上任之初,面对村集体负债70多万元的困境,孙欢经过多方调研,与班子成员研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共建模式,流转土地550亩种植有机杂粮和中草药,当年就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在农业产业园投产达效后,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分红1000,也能使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进而实现贫困户和一般农业就业增收,贫困户分红增收,村集体产业增收。2018年5月,孙欢又一次敢为人先,打造北票首个“扶贫微农场”,流转土地20亩,划分500个“标准菜园”,对外出租和采摘,所得收入对本村贫困户全覆盖。2019年建设232亩扶贫果园,种植依用杏、早金酥梨等品种,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土地价值,在林下种植谷子120亩,2020年孙欢看准市场,将微农场扩大至55亩,蔬菜种植品种发展到30余个。贫困户除年底可获得500-1000元分红外,同时每年为50余名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每户每年还可获得4000多元的收入,海丰村“微农场”模式在全市得到推广。在扶贫果园又补植梨树、杏树1000棵,并不断扩大收益。通过“支部主导、社会参与、贫困户务工”的运作模式,让土地收入实现最大化。同时,实现蔬菜全年多茬种收。通过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经过不懈努力,至2021年海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

提升群众幸福感与满意度

孙欢始终坚信走好乡村振兴路,要持续建设美丽乡村。孙欢同志刚担任村书记时就说过“新农村要有新气象,新征程必须党建引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现如今,海丰村的各项工作处处体现着党的领导,事事围绕着党的建设。2017年,孙欢和村班子商议,依托集体林地资源,在海丰村部后身新建了一处占地105亩,集思想教育、休闲健身、陶冶情操于一体的党建主题公园。公园里设有入党宣誓墙、以路为纲划分五个区域,分别是红色传承路、学习励志路、崇德践行路、清廉修身路、强村富民路,党建主题公园开创了党性教育基地的先河,让广大党员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感受着党建氛围,实现了党建教育由室内向室外延伸、教育模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型、教育对象由党员向群众普及的转变。近年来,每年接待各级领导视察调研和各部门开展党建活动60余次5000余人。同时,以孙欢为代表的村班子坚持把提升群众幸福感与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打造宜居环境。抓住“美丽乡村”工程试点村的有利契机,多方争取资金350余万元,建成500平方米新村部,设置便民服务大厅、村民档案室,修建文化广场4500平方米,硬化村组路面29.5公里,栽植树木1.6万棵,安装路灯200余盏,并实施村屯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村党组织服务功能切实增强。现如今,海丰村村民富了,环境美了,在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的红色大字异常醒目,这正体现着党的领导在基层的具体体现,也正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心声。

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孙欢始终做到走好乡村振兴路,要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除了鼓励引导村民发展林果业和种养殖业增加收入外,2015年,在孙欢同志的带动下,以村党组织为主体的合作社与当地一家农事企业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共建模式,流转土地550亩,种植有机杂粮和中草药,农户以土地入股,实现了劳动有收入,年底有分红。2018年5月,由村支部主导、社会认领和贫困户务工,建成北票首家海丰“微农场”,集扶贫、生态采摘、乡村旅游、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于一体,当年带动海丰村106户贫困户,每户年分红500元,2019年,又叠加式给予全村50户未脱贫贫困户每户分红1000元,2020年,海丰村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同时坚持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全村了开展“志智双扶奔小康——扶贫超市”活动,围绕环境整治、道德建设、遵纪守法、配合工作、主动脱贫5大方面14项开展评比考核,每月满分为100分,可到扶贫超市兑换等值50元的物品。活动氛围浓厚,形成了“比、学、赶、超”脱贫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支部书记,要增强做群众工作本领,善于团结群众、发动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消除矛盾隐患。在温室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中,涉及调整土地农户157户,面对重重阻力,孙欢和村干部一起发动在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村干部,利用晚间6点到10点深入农户家里做工作,通过一次一次交心,宣传政策,讲解方案,赢得了农户理解和支持,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调整土地1000亩,且实现了“零上访”。现如今,海丰村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了双提升,大家都很拥护以孙欢为首的村“两委”班子,纷纷表示“现在的美好生活与党的领导是分不高的,村党组织的带领是分不开的,与广大群众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家都坚信,在孙欢书记的带领下,老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海丰村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孙欢常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海丰人,看到家乡的变化,我很欣慰,也很自豪,海丰村取得的成绩和变化是每一个海丰村民支持与付出的结果。”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海丰村在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呈现出显著变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孙欢深知,海丰村还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距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要求还有差距。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团结带领海丰村“两委”班子成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乡村振兴路上争取新的更大成绩!





 

责任编辑 杨芳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