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中心>劳模风采> 正文

他每天在死神手里抢救生命

  •   
  • 2022-11-18 作者:范义浏览:668
 

——记辽宁省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冯星火

(辽宁区域经济/范义)33年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重症医学领域钻研,平日里,他每天在死神手里抢生命,是“辽宁省卫生系统优质服务先进个人”、“ 首届医师节沈阳市优秀医生”;抗击非典时,他冲锋在前,是“沈阳地区非典防治先进个人”;面对新冠疫情,他坚定选择直面病毒,驰援湖北、支援省内各地、坚守院内……深耕重症医学专业,他是坚守阵地、直面疫情、与同伴并肩作战、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优秀医疗工作者。

他就是辽宁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冯星火、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省卫生健康委优秀共产党员”……他是辽宁省新冠肺炎救治重症专家组副组长、辽宁省援襄阳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医疗专家组组长、辽宁省新冠肺炎救治沈阳中心医疗专家组副组长、辽宁新冠肺炎救治锦州中心医疗专家组组长……他是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危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危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三年率队抗疫:援湖北、援省内多地,他是重症医学人的“主心骨”,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重症人,冯星火始终把重大医疗救援任务当成己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20年新冠疫情刚出现时,作为2003年抗击非典时第一批队长的他,临危受命担任辽宁省新冠肺炎救治重症专家组副组长、辽宁省人民医院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他毫不犹豫冲在第一线。完成该院首例确诊病例最危险的咽试纸采样。疫情以来,几乎没回过家。从该院科室查房指导救治,带领专家组检查督导省内各市疫情防控,到参加沈阳市集中救治医院专家会诊,经常工作到深夜。全程主持该院所有重症患者会诊、疑似病例研讨和治疗方案制定,是该院甚至省里重症医学科公认的主心骨、顶梁柱。2020年驰援湖北时,他主动请缨,被组织委以重任,担任辽宁援湖北襄阳医疗队专家组组长,他第一个走进湖北襄阳宜城市人民医院隔离区。

在湖北襄阳,他腿伤复发,仍然坚持工作。为消除大家初到疫区的心理恐惧,进驻病房的第一天,冯星火穿戴好防护用品后,他首先进入隔离区,对所有患者逐一查房,并对其中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每日查房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变化,做到个体化治疗、精准施策,并针对当时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危重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及早给危重症患者早期使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他一方面动手自制改良呼吸面罩、改善患者通气,另一方面对当地医务人员开展呼吸机使用培训。同时,他亲自护送3名危重症患者到上级医院,还多次参加襄阳市远程专家会诊,并利用医疗队多学科的优势,进行协同管理,发挥医疗队不同专业人员的特点,应用多学科诊疗处理多病共存的患者。在此期间,他庄严宣誓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短短两周,冯星火团队共接手了51名确诊患者,其中危重症4名,重症2名,普通型及轻型46名,及18名疑似患者。冯星火用他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沉稳的性格,豁达的心态奋战在襄阳宜城,实现新冠患者最早清零,取得医疗团队无一人发生感染的战果   

2021年新年伊始,沈阳疫情出现波动时,他被任命为辽宁省新冠肺炎救治沈阳中心医疗专家组副组长,在工作中度过春节。在辽宁沈阳出现疫情波动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再次披挂上阵,全身心投入到抗击新冠疫情的工作中。在沈阳新冠救治中心,他每天进入隔离区,查房、调整治疗方案,指导下级医生诊疗工作,部分风险较大的操作更是亲力亲为,每天下午都会和整个专家组讨论危重症患者治疗方案,确保整个医疗团队高效、有序、安全、稳定运行。此轮疫情波动,沈阳中心共收治新冠病例38人,其中确诊37人(危重型3人,重型6人,普通型28人)和无症状感染者1人。 为完成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2021年的农历新年,他都没有回家,在隔离中度过。

2022年农历春节,辽宁葫芦岛出现新冠疫情波动时,辽宁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冯星火,被任命为辽宁新冠肺炎救治锦州中心医疗专家组组长,疫情就是命令,他连夜组织医疗队伍奔赴第一线,每天扑在疫情防控现场,掌控全局。

冯星火回忆,在锦州救治中心,有一名50岁的女性患者的救治过程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从医三十多年,这是我最艰难的一次救治任务,尽管过程曲折,困难重重,但上至国家,下至科室,众人力量汇聚,拧成了一股绳。”该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由于病情急剧加重,被诊断为重症新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转入ICU抢救。

    在ICU,医护人员应用高流量呼吸治疗、无创呼吸、俯卧位通气、维持患者的呼吸监测指标在安全范围。一天早晨全院交班时,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加重,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氧疗无效,值班医生立即通知冯星火主任,他接到通知后,立即跑步回到重症医学科,为改善患者氧合情况,亲自给患者紧急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同时给与支气管镜吸痰。由于新冠肺炎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在实施呼吸机通气后,效果不理想,氧合状态没有得到改善,同时伴有血压下降,患者的病情仍未能逆转,并进一步进展恶化。

危急时刻,冯星火医生使出了他们对抗病魔的终极武器—ECMO。ECMO(体外膜肺氧合),被称为“人工肺”,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支持,在对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人工肺”被认为是阻挡死神的最后一道防线。

冯星火立刻集结 ECMO团队,以重症医学科团队为主导的多学科ECMO团队队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大家协同配合,有条不紊,评估出血风险、超声下准备血管通路、备血、检查机器设备性能、连接管道进行预充,大大小小几十道程序,几十种器材,抢救车、除颤仪、抢救用药。短短的20min,患者血管管路建立,连接ECMO机器运转正常。但是他没有松一口气,ECMO刚开始运转的时候,病人呼吸循环功能还没稳定,他坚持在床边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转归。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做床边的医生,有事没事,多看看患者”。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小时30分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上升,血压正常,尿量增多,呼吸循环功能恢复,病情恶化得到控制,病情趋于稳定。

这是一场与死神硬碰硬的顽强对抗,虽无硝烟却惊心动魄,是冯星火主任的果断决策、组织协调、高超医术赢来的,是他所带领的团队应急能力强,精诚团结,通力协作、技术扎实拼来的!更是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完美呈现! 就是这样他每天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掌控全局。他的一天是从了解回顾前一日新冠肺炎患者状况开始,接着进入病区查房,听取下级医生汇报每个病例的病情变化、治疗进展,然后救治专家组专家共同协商,决策每位病人的治疗方案,由于病情变化不同,发展迅速,要依据每位病人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救治方案。每天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在工作期间,他没有休息日,不分昼夜,只要患者有病情变化,他就第一时间进入隔离区查看,帮助解决棘手问题。本次疫情,共收治新冠患者107人,其中重症11人,危重症3人,危重症患者均应用机械通气,并有2人应用ECMO体外循环支持。  

无论省内哪里有疫情波动,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据不完全统计,他已参与并主持了196名确诊病例的救治工作。作为重症医学方面的专家,三年来,在防控新冠疫情期间,他从来没回过家,始终工作在第一线,从科室查房指导救治、跨科系会诊,主持重症患者全院会诊、疑似病例研讨和制定治疗方案,到带领专家组检查督导辽宁省内各市疫情防控,参加辽宁省沈阳集中救治中心专家会诊,经常工作到深夜。

三年活跃在抗击新冠疫情前线的他说,自己没有想别的,医生的任务就在于救治患者,把新冠肺炎患者治好,才能将传染源控制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场,当“集结号”吹响时,挺身而出,永不退缩,这是战士的豪情;当疫情警报拉响时,夜以继日,守护生命,这是医者的温情;当面对求助声音响起时,谆谆嘱咐,殷殷关切,这是侠者的柔情。

33年临床一线工作,他是精业创新、挽救生命的“老黄牛”。冯星火33年坚守临床一线医疗工作,是“把专业主义和人文精神融在患者救治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把科研应用到抗疫一线”的优秀践行者。

二十多年重症医学职业生涯,他积累了丰富的危重症抢救及治疗经验。他精通纤支镜检查与治疗、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CRRT及血液灌流、治疗感染性休克、ARDS、MODS方面医术独到,在呼吸机应用、胸部影象学方面有专长。带领科室人员常规应用IABP技术;将CRRT技术的适应症从过去的肾脏替代拓展到多种非肾性疾病;开展重症超声技术、使重症诊断更及时、更准确;开展俯卧位通气、改善危重患者血氧,增加患者治愈率;开展ECMO技术, 从V-V模式到V-A模式,为危重症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保障,挽救了无数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他带领的重症医学科是省级重点专科,其在建设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科室成效显著,作为科主任的他,大局意识强,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较好的领导力、执行力。他始终把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放在首位。细化科室管理,严格执行重症医学科相关诊疗常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年均收治危重症患者千余人,抢救成功率、收治危重症患者数量、治愈率等各项指标在省内三甲医院中均处于领先水平。影响力辐射辽宁省各个城市和区县,业绩为同行所公认。他和他的重症医学科连续多年被评为该院优秀科主任、先进集体,在中层干部综合测评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他注重学科发展,积极培养后备力量,在医教研等方面个人能力与成绩突出。先后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在核心期刊及SCI收录几十篇,他高超医术得到省内外专家和各市县医护公认。

从医33年来,他崇尚“大医精诚”,从不做违规违纪之事,始终如一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无论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前线,还是在日常的诊疗护理工作中,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模范遵守医德规范, 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廉洁行医,对患者一视同仁,道德品质高尚,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品德素养,起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群众评价高,在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优秀医生、先进工作者。  





 

 

责任编辑 杨芳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