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中心>劳模风采> 正文

真心实意地回报社会、回报乡亲

  •   
  • 2022-11-07 作者:范义浏览:604



——记辽宁省劳动模范、葫芦岛市南票区暖池塘镇西山村农民杜风秋

(辽宁区域经济/范义)杜风秋,是暖池塘镇西山村的一名普通妇女,在一次参加镇政府组织的“双学双比”活动后,她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双学双比”活动以引导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为上线,以服务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目标,虽然理解得不太深,但杜凤秋深知这是一个让农村妇女掌握科技知识,走上富裕路的大好事。于是,她萌生了干点哈的想法,当时,南票区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大枣产业。

杜风秋承包的荒山上,山枣树资源非常丰富,当地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栽植大枣,如果在能山上载植大枣,即改变了生态环境,又闯出一条致富路。于是,从心成里明发了栽植大枣的想法首先她把这个想法同丈夫孙振亭谈了,他表示不同意,但她进山造林搞绿化的想法没有动摇,她耐心的做丈夫的思想工作,不断的鼓励、劝说,丈夫被她的真情和信心所打动,终于同意了。

最初的创业是相当艰难的,1999年春,杜凤秋夫妻双双上山开荒,面对杂草丛生,乱石成堆的荒山,他们俩早出晚归,一天下来也开不出多大面积,但他们从不恢心,不气馁!边开荒,边种树,夏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到了秋天,棵棵小树长势旺盛,一丝丝新绿布满山岗。尽管如此,我和丈夫都从心底里高兴,那丝丝新绿就是他们的希望啊!

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清明节,上山上坟烧纸的村民不慎将山火点燃,一场无情的大火。把她和丈夫的劳动成果都烧个精光。她们甚至连谁烧的都不知道,更谈不上补偿,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这样毁于一旦,杜凤秋大病一场,苦不堪言,面对满目疮痕的山岗,那时杜风秋犹像了,可她的丈夫却很坚强,并且鼓励她重新开始吧。既然选择了进山造林,那就让我们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吧!

她和丈夫再次上山,烧后的印迹漆黑一片,让人看了伤心至极,她和丈夫找寻往日小树坑,又重新补栽了枣树,刺槐等树木,又像去年那样为小树除草、浇水、施肥、打药,重复的是同样的劳动,开始的却是新一轮的栽植。又是一年的辛勤劳作,又是一年的投入,又是一次的收获新绿,又是一次的播种希望。但是意想不到的灾难又一次发生,一场无情的山火又一次将我们的劳动成果烧毁。这一次杜凤秋彻底的绝望了,为了这片山,她已经投入了五万钱,这是我们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全部家当,而我已经举债,这意味看她今后的生活将背上沉重的负担。

正当杜凤秋茫然不知所措时,区、镇妇联的领导来到杜凤秋家,给她送去了娘家的关怀,帮助她分析失败的原因,使她认识到要干成一项事业,光凭热情是不行的。光凭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要有科学的头脑,有组织和众人的扶持。这些话语,犹如一股暖流注入到杜凤秋的心田,让她信受鼓舞。妇联又帮她对开发荒山的远景进行了规划,一改过去单枪匹马、小打小闹,改为有组织和集中裁培,并扩大栽培面积,增加栽种品种,并因地制宜,有山枣树的地方就直接嫁接大枣,没有山枣树,重新载树苗,或种枣核,第二年嫁接。对山尖坡度大的地方栽植长势旺、生长快,对载培管理要求不高的槐树归划好了。镇“双学双比”协训小组对她开发荒山非常支持,决定在农村产业调整上,把杜风秋当成典型加以扶持。

镇“双学戏比”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同志,亲自上山,帮助科学规划,哪个地方适合挖水平槽,哪个地方适合修梯田,都一一进行了定点,在整个山上挖水平槽3万余个,树坑3万个;并为她提供枣树苗2万株,刺槐2000株,大量的投入使杜凤秋的经济出现了危机,妇联与银行联系,为其提供低息贷款2万元。她们起早贪晚亲自上山,严把质量关。镇“双学双比”协调小组连续两年将“大禹杯”的小流域治理工程都定在她的山上。区镇两级妇联多方协调帮助在山上修了两个大水池,买了2台水泵,3000多米型料管,终于将河水引上了山。

2003年的夏天,山上的枣树受病虫害影响,成片成片的果树面临着死亡的威邪。杜风秋心急如焚,区妇联的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区科技局联系。汇同科技人员到山上为枣树看病,对症下药,救活了枣树。2005年区妇联把“两病”即枣疯病、宿果病防治试验任务交给了杜凤秋,她选定了150棵树做试验树。同时区妇联又聘请专家讲解大枣实用技术,传授大枣栽培、剪枝、蔬果、病虫害防治、枣树田间管理等技术知识,带她参加科技培训班,参观区大枣试验园,使其增长了很多科技知识。由于大枣园栽植集中,管理先进,市妇联的领导也先后两次来到枣园,给她送来了科技资料。

mmexport1667804667489(1)

杜凤秋总共投资20万元,栽枣树3万株。槐树2000棵,杏树2000多株。建北京平房三问,总治理面积400余亩。只见山上梯田成行,水平槽鳞次栉比,山上山下一片葱绿,槐树长势旺盛,许多尚未嫁接的枣树和杏树、长势良好,枣树已经结果。特别是新品种三星大零,单果达一寸长、30个一斤。杜凤秋的枣园被省妇联评为“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杜风秋本人被省、市、区妇联评为“双学双比”女能手。杜风秋致富了,但她没有忘记众乡亲,每年都要接纳近百人上山学习枣树栽培技术。为其提供优质枣树苗木,无偿提供技术,帮助其他枣农设计规划,真心实意地回报社会、回报乡亲。





 

责任编辑 杨芳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