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个“雪莲爱心家园”
- 2022-11-04 作者:范义浏览:646

—记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辽宁省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市人大代表、朝阳市建平县沙海镇五营子村农民高雪莲
(辽宁区域经济/范义)不知道父母给她取名字的时候,是否了解过那盛开在高山严寒之中的雪莲花?那傲霜斗雪、顽强生长在一般植物根本无法存活的环境里的高山雪莲,正是高雪莲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的真实写照。
高雪莲是个地地道道的70后,家住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沙海镇五营子村。过去的十几年里,她在照顾脑瘫病儿和老弱残障亲人的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照料病患的经验,这些苦难的生活经历,给了她沉淀历炼的机会,造就了她超常的爱心、耐心、恒心、细心和信心。她有着农村女人吃苦耐劳的毅力,有着普通农民不嫌弃病患的朴实,有着让残障儿童生活幸福、甚至让他们逐渐康复的强烈愿望,还有着感恩和回馈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再加上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她走在照料残障儿童路上的步子是越迈越快,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业绩越来越显著,成为当地的名人;她的名字不仅家喻户晓,也是妇女们争相效仿的榜样;她用她的勤劳带动了周边的一群人,她用她的善良创造了人生的价值,她用她的行动回答了人活着的意义。
上世纪90年代,她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走出大山外出打工,并和同村老实憨厚的张代龙自由恋爱结婚。嫁进张家后,她就承担起照顾80多岁爱挑剔的奶奶婆婆和眼睛几乎失明的婆婆的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为了照顾好这个缺少劳动力、四世同堂、生活并不富裕的家,高雪莲对待自己的生活所需吝啬到几近苛刻的地步:能省则省、能将就就将就,却把节俭下来的钱用于照顾家人,把全家老小6口人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
但让她没想到是,老天似乎在考验她的承受力,接二连三的打击一桩桩压在了她的身上。2007年公公瘫痪了;同年,高雪莲难产后生下了患有先天痉挛性脑瘫疾病的男孩;2009 年,丈夫又不慎摔断脚踝骨,本来就有腰疾的他,从此不能再干重体力活;2010年,奶奶婆婆也瘫痪卧床。
面对这样一个风雨飘摇、多灾多难的大家庭,高雪莲几乎崩溃,尤其是面对可能一生都要在重度残疾中度过的儿子,她也和普通人一样,悲伤甚至绝望过,她想不明白命运为何如此不公!然而,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一个母亲的心一下子被唤醒了,从此,她对脑瘫儿子不离不弃,悉心抚养。本来除高雪莲外,家里能帮上点忙的就是女儿,可后来女儿又远嫁他乡,家里的生活重担全部都压在了高雪莲一个人身上,生来要强的她,面对这种种不幸没有退缩、勇敢地挑起了这个家!她告诉自己:我是压不垮打不烂的铜豌豆,我是高雪莲。
公公瘫痪后,当时已有身孕的她,在忙完家务后,就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悉心照顾卧床的公公上;就这样她一照料就是八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公公,而她对公公侍候的周到却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亲生骨肉;2015年,卧床8年的公公,怀着对高雪莲的感激之情、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世。对瘫痪在床的奶奶婆婆老人家,高雪莲也是尽心竭力的伺候了整整六年,2016年奶奶婆婆于98岁高龄辞世;人们都说在农村能活到这把年纪的老人为数并不多,高雪莲真的功不可没。对脑瘫儿子,高雪莲更是悉心照料,她用母爱唤醒了儿子,现在儿子是越来越懂事,见到她就会露出欢快的笑容,母子互动的温馨场面,给了她不少宽慰,也给了她帮助孩子战胜病患、重新开始新生活的信心;曾经被预言长不大的儿子,在无私的母爱护佑下,如今也已经13岁了。
近些年,高雪莲除了尽心尽力照顾几近失明的年迈婆婆和脑瘫儿子外,她家的16亩水浇地,春播秋收从未荒废过。农闲时节,她还外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她居住的农家小院,收拾的整洁明亮,园子里种植了花花草草,满院柳绿花红,生机勃勃。单从外表看,有谁能看的出这是一个历经种种磨难的家庭,或许只有高雪莲自己知道都经历了什么。在最困苦的时候,累极了实在挺不住的她,就跑到大山上,对着无际的天空呼喊哭泣;可是一回到家,她又会像往常一样,擦干泪水,只用微笑面对全家人。她用柔弱的双肩承担起所有的苦痛,只为给家人打造一个温馨的港湾,为他们遮风避雨,力求让家人感受到和常人一样的欢乐幸福。
她的付出被乡邻们看在眼里,也被当地政府和妇联记在心上。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通过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高雪莲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13年,她荣获了建平县“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她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习主席的亲切接见,这使她备受鼓舞。面对鲜花和荣誉,朴实善良有感恩心的高雪莲显得更加清醒。2019年,已经脱贫的高雪莲在发自内心地感谢各级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关爱和帮助的同时,首先想到我该如何回报党和政府及社会?经过几番思索和问询调研,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高雪莲决定创建“雪莲爱心家园”。
十几年的经历让高雪莲明白被残障儿童拖累的家庭要付出怎样的艰辛,也知道面对遥遥无期的抚养他们是怎样的无望!因此,她就是要建立一个公益性残障儿童家园,把残障儿童的父母亲人从无助和绝望中拯救出来,不让他们在照顾病患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她要用她的爱心和付出,用她的勤劳和智慧,给病患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园,让这些孩子也能活得幸福;她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这种方式,更好的回报国家和社会。
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在村委的协调下,高雪莲把山上那16亩高产的水浇地置换到自家门口,并着手规划爱心家园蓝图、筹建爱心家园。目前,她已完成了总建筑面积100平方米的基础改建工作,全部地热取暖,包括儿童起居室两间,现有床位八张;儿童活动室一间,洗浴室一间,并配置了音箱玩具等设备。她还发动社会力量,积极联系残障儿童家长,目前已收养残障儿童六人,分别来自北票、营口和青峰山镇以及同村的三名残障儿童。为让“雪莲爱心家园”能够健康发展,也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残障儿童家庭负担和保障残障儿童合法权益及让家长放心,她在扶贫工作队协助下,依据法律条款与托养儿童家长签订了托养协议,并象征性地只收取每名孩子每月基本生活费用500元。
2019年春天,帮扶沙海镇五营子村的大连海事法院驻村工作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发放庄河大骨鸡鸡雏,在有的贫困户不愿饲养的情况下,高雪莲主动请缨,饲养了170多只。春节前,她抓住旺季,通过出售已经养殖了8个月之久庄河大骨鸡公鸡收入了15000多元;现在,家里还留有30多只正在下蛋的母鸡,家里的老人及残障儿童不但能吃上绿色散养农家蛋,余下的还能变卖增收,大大补偿了“雪莲爱心家园”的日常开销不足。
如今,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当地政府和县妇联更是给予了她从精神到物质方面极大地鼓励和帮助。2020年县妇联为高雪莲联系发放了一笔妇女创业无息贷款十万元,高雪莲用此款在自家院里打了一眼水井,并承包了两个冷棚,种上了葡萄和辣椒;预计今年年底纯收入达到两万元。县妇联刘主席和乡村各级妇联领导特别的关心我的发展多次亲临棚区里视察指导对我问寒问暖给予精神和资金的大力支持。因养鸡规模扩大,县妇联拨款一万元帮助高雪莲加盖了鸡舍;六一儿童节来临,县妇联刘主席带领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给残障孩子们带来了新衣服、鞋子和玩具,还帮助“雪莲爱心家园”清扫室内室外的卫生;县妇联还购买了一批庄河大骨鸡鸡雏免费送给高雪莲饲养;大骨鸡苗厂家也赠送了100只大骨鸡鸡雏给高雪莲。
2020年起,高雪莲不再全部依赖驻村工作队的扶持,她用县扶贫办为其置办的孵化器,尝试自己孵化鸡雏,以扩大养殖规模。她不断学习养鸡及孵化知识以充实自己,并总结经验教训,终于让第一批鸡雏成功破壳孵出;之后,她还帮其他贫困户等代孵鸡雏若干批,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在全村贫苦户扩大养鸡规模过程中,她率先垂范,并在微信群里,根据自己的养鸡经验和学习心得,指导大家如何正确养鸡、预防和减少并及时处置疾病。她琢磨着,总不能老是靠政府扶着走,最终要自己学会走路,才会走得稳走得更远。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足”。高雪莲是在苦难中绽放的一朵雪莲花,她的善良友爱坚韧不屈必将成为“雪莲爱心家园”久传的灵魂,相信“雪莲爱心家园”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大放异彩。她说,她要牢记习主席的嘱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影响力,更好的回馈社会,带动贫苦户、建档立卡户及广大农民,一起奔小康、共圆中国梦,共筑美好家园!
责任编辑 杨芳
- 上一篇: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为人生目标
- 下一篇:真心实意地回报社会、回报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