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中心>劳模风采> 正文

他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共同致富

  •   
  • 2021-07-14 作者:范义浏览:2893
 

——记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市劳动模范、新民市张家屯镇叨太堡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海丰

(辽宁区域经济/范义)于海丰,新民市张家屯镇叨太堡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新民市张家屯镇叨太堡子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法定代表人。

始终把村级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于海丰深刻认识到支部班子建设对于村集体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十分注重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自从于海丰担任叨太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就率先带领大家学习理论政策,学习农用技术。从班子建设入手,进行支部两位的工作、作风、思想整顿,要求两委成员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支部一班人多次召开会议,分析了之前支部班子存在的问题,就人心涣散,班子软弱,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通过谈心谈话,书面汇报等形式的沟通,解开了思想疙瘩,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责任,使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工作中大事征求意见,小事集体研究,求大同,存小异,各项工作都做到民主决策巩固了村班子在村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于海丰始终把村级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坚持每月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交流思想,积极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支付的本领。

将淡水养殖发展成本村的主导产业

只有发展产业,百姓才能真正致富。叨太村人均土地少,收入低,200多人在外打工,村里有很多留守的老人和儿童。2013年,于海丰当选为党支部书记,嘴边十常挂着一句话:“我是叨太堡子村的儿子,我要为我的父老乡亲谋福利,我要带领村里的兄弟姐妹们奔小康。”他跑企业,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三家企业,企业落地后于海丰第一时间跑给本村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们打电话,告诉他们现在可以回村工作,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孩子,挣得也不比在外面打工少。100多个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回到村里工作,同时也解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100余人,村民人均收入增加10000元。
       针对全村传统种植产业,他有计划地选择一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发展能手创办种植示范基地,并联合市里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定期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2020年使村里玉米种植户增产20%,每亩增收200元。叨太村主要是农作物是水稻,为了壮大村里种植规模,形成产业,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得到上级拨款50万,带领村民共种植500亩水稻,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
       叨太堡子村有几户养鱼大户,于海丰深知,要想村民真正的富起来,产业发展才是根本。他计划将淡水养殖发展成本村的主导产业,几年来带领村民和养殖大户按照产业规模建了5个养鱼小区,养殖水面达到450亩,以鲤鱼、草鱼、鲫鱼为主要品种,年产鲜鱼2000吨。

整治村屯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在2020年新民市开展酸菜坑整治行动中,于海丰带领村两委人员与每一个酸菜腌制户进行谈心谈话,使他们充分的了解此次政治活动对于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帮助这些农户联系了大型的酸菜包装销售企业,帮助农户销售酸菜,减少经济损失。在全市的酸菜坑整治工作中,叨太村第一个完成酸菜坑填埋,并做好后期污水处理和耕地恢复工作。
       为了整治村屯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于海丰组织村里党委成员成立村屯垃圾清理小组,带领全村的党员干部共清理河道和垃圾街道2000米。同时制定了“街长制”负责方案,即每个委员负责一条街的垃圾倾倒清理工作,做好垃圾的集中倾倒和日清日结。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生活

在多年的工作中,于海丰深深感受到,村民开始富裕,已不再满足于昔日“只要吃饱穿暖钱够花”的物质温饱生活了,他们也盼望像城市居民一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生活。他为了能够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与沈阳莎梦文化传媒公司联合,送文化演出下乡,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各种文化演出。
       早在五年前,在于海丰的建议和倡导下,村里组织开展了以村落文化培育为主体的“叨太村村风颂唱文化活动”。他和村里的大学生一起精心设计绘制海报,写明活动内容,公布报名的热线,张贴于村里和村内企业显著位置,通过广场舞、诗朗诵、乐器演奏、歌曲演唱等项目,评选出最受村民喜爱的节目,为村落的文化带来了良好的风貌。
       于海丰还联系村里企业,通过村企联建,帮助村里修建文化广场,整修文化墙,木门厂向村里提供木门,把村里的文化阵地搞起来,让村民们在农闲时间有地方开展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倡树尊老敬老之风

于海丰把给群众办实事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经常召开支部、村两委党员、党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主动将“上访”变为“下访”,带领两委成员走进每个村民家里,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并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同时也根据“下访”了解到本村存在的问题,联系本村的实际,制定出符合本村发展的计划。几年来每逢重大节日他都带头出资对贫困户、老党员、老复转军人进行慰问,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村民孙重根年老体弱,生活困难,于海丰主动出资为其治病,还为其申请低保;有村民因故身亡,于海丰积极帮助家属处理善后工作,为其家属争取到了补偿款。他总是说,“作为一名支部书记,村民有困难总要有所行动,是义务,也是责任。”
       针对农村养老难问题,大力倡树尊老敬老之风,在做好村风整治工作的同时,实施来为老人送温暖的活动,于海丰联合企业等多方筹措资金,利用每年的重阳节挨家挨户给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100元生活补助和油、面等生活用品,在于海丰的带动下,全村的尊老敬老之风大行。自他任书记以来,叨太堡子村未发生过一起恶性治安案件,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村庄和谐稳定。

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整个春节于海丰在大年初一接到上级防疫指令后,他深知防疫形式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不能有丝毫拖延和大意,第一时间召开了村紧急会议,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同时迅速地做好了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网格化包保管控,村里党员做到“七带头”。于海丰凡事亲力亲为,每天用村里大喇叭循环广播,电话、微信、宣传标语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有关知识,提高村民对疫情的重视程度,确保叨太村人人知晓。带领村“两委”和党员组长对全村人员进行摸查,对“武汉反乡”“湖北返乡”“省外返乡”以及外省滞留本村人员健康状况进行严密监测。于海丰带领全村的党员干部日夜奋战在防控一线,严守进出村的各个路口,严查控制进出村人员、车辆,对进出村人员车辆进行登记造册、消毒、检测体温,严防疫情输入。并在村口设立卡点。一直到5月疫情好转,于海丰整整110天吃住在村口卡点彩钢房里,坚守战疫一线,代表新民市接受省、市检查1次,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充分肯定。
       从2013年担任村支部书记至今,于海丰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凭着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全村各项工作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带动,充分调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叨太堡子村被评为全国文明乡村,于海丰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




 

审核总编 傅强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