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中心>劳模风采> 正文

乡村发展和群众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   
  • 2022-09-29 作者:范义浏览:622
 

——记辽宁省劳动模范、盘山县胡家秀玲河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秀玲

(辽宁区域经济/范义)提起孙秀玲,在盘锦河蟹圈子里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1984年,刚刚20出头的她和乡亲们一道,在家乡胡家镇迈出了养蟹致富的第一步。她胆大心细、爱动脑、肯思考、行动力强,多年来,她靠着不断琢磨市场规律、掌握市场需求,紧跟市委市政府发展河蟹产业的步伐,从不断扩大规模的“大养蟹”,到研究河蟹生长规律、培育技术的“养大蟹”,引领群众把河蟹产业做成了本地的一大主导产业,并成功打造了“秀玲”河蟹等知名品牌。

    说起给河蟹“包装”,还要从2007年说起。那年,她去山东考察学习,发现当地连大白菜都有自己的品牌,“盘锦河蟹要做大做强,不打造自己的品牌肯定不行。”孙秀玲想到哪就做到哪,回来之后,她投资3万元,设计制作河蟹精品包装,打上“秀玲”河蟹的标识,致力于打造代表北方河蟹的“第一品牌”,2013年她成功注册“秀玲”牌河蟹商标,如今“秀玲”河蟹已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并以其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河蟹产业要发展,靠单打独斗也肯定不行。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孙秀玲于2009年3月牵头组建了盘山县胡家秀玲河蟹专业合作社,如今已发展社员51人,河蟹养殖规模64500亩,河蟹销售门店1500平方米,河蟹标准化池塘健康养殖示范基地320亩,标准工厂化河蟹暂养池450平方米。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养殖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拥有固定资产1700万元,安排就业150余人,业务范围涉及河蟹养殖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河蟹销售等。身边群众在她的带领下,纷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她也成为乡村发展和群众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在孙秀玲的带领下,胡家秀玲河蟹专业合作社2021年河蟹产量达580吨,河蟹加工2000公斤,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十”,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河蟹150万公斤,销售额达3500万元,实现利润320万元。

为探索如何在盘锦地区实现“养大蟹”,孙秀玲带领合作社创新养殖模式,2018年到2020年间,他们大胆进行河蟹池塘高密度养殖试验的尝试,采取种草、投螺、稀放、混养、调水为核心的创高产生态养殖新模式,2021年实现河蟹亩产80斤,平均河蟹规格3一4两,实现亩利润增加1200元,为盘锦地区河蟹池塘高密度养殖开创了新模式。

    2019年,孙秀玲积极探索引进名特优水产新品种,从海南引进水产新品种红螯螯虾进行试验养殖,2020年初试成功,在总结上年经验的基础上,2021年她投资55万余元,从海南引进红螯螯虾苗15万尾,养殖面积达到50余亩。经精心管理,红螯螯虾长势良好,实现亩产60公斤,平均规格在7一8尾/斤的红螯螯虾平均售价80元/斤还供不应求。在她的带动下,盘山地区掀起了养殖红螯螯虾的热潮,为地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选项。

孙秀玲现任盘山县胡家秀玲河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盘山胡家秀玲河蟹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还兼任着盘山县渔业协会会长、盘锦市河蟹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渔业河蟹分会副会长等职务。“能做到今天这一步,全靠党和政府的支持。”孙秀玲说,她将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带动更多身边群众走上河蟹等水产养殖的致富路,共享党和政府的惠民红利。





 

责任编辑 杨芳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