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始终站在行业的技术前沿
- 2022-08-18 作者:范义浏览:618

——记辽宁省劳动模范、抚顺市东洲区人大代表,抚顺市东洲区科协常委、抚顺东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仕睿
(辽宁区域经济/范义)刚到不惑之年,徐仕睿的鬓角已有零星白发。作为抚顺东科集团总工程师、研发中心主任,他的“操心事儿”不少:既要研发新产品,又要升级老技术;既要把关生产质量,又要考察对接新项目。用他自己的话说,“整个技术方面的事儿都找我”。
参加工作十八载,徐仕睿始终深耕细作在同一领域,站在行业的技术前沿,立足于研发一线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工作。他的专业主攻方向为水泥混凝土建筑化学品和表面活性剂,至今为止研发的产品已累计转化产值数十亿元。其中,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单体聚醚,因能大幅提高混凝土强度,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被应用于港珠澳跨海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等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中。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成功的背后是汗水。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最终是要将其生产放大,得到市场的应用的与认可,而在生产放大中又会出现很多因素对新技术的实施产生影响。有一次研发的新产品投产,连续2批次产品指标始终不达标,徐仕睿和数名研发工程师昼夜待在现场分析原因,不断模拟和追踪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变量,最终力克难题。他说:“这种场景并不少见,最长的一次,我连续7天7夜都泡在生产一线,每天只睡3,4个小时,尽管非常疲劳,但只有顶住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正是这种废寝忘食的劲头儿,让徐仕睿的研发成果不断涌现,取得了很多的技术突破。多年来,他发表了论文10余篇,参与和承担了9项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和1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0余件获得了5项授权以及1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还参与起草、修订了5项国家行业标准,多项技术引领了行业进步,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不仅在研发方面屡屡创新,在生产管理方面,徐仕睿也良策频现。他结合生产实际建立了图表式分析方法,以简明扼要的图表和数据直接反映问题、给出措施,让优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他还建立了一套周期分析法,通过分析整个生产环节,排除影响生产的不利因素,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长期的钻研与付出,让徐仕睿在获得了“抚顺市青年五四奖章”“抚顺市科技标兵”“抚顺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后,又捧回了沉甸甸的“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和“辽宁青年科技奖”。
“能够取得一点点成绩,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还鼓舞着我们整个研发团队。”徐仕睿说,“未来,我们会带着荣誉继续努力,以不断精进的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为企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杨芳
- 上一篇:夜幕中,巡逻民警帮助外地小游客找奶奶
- 下一篇:他引领打造的社区全国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