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中心>劳模风采> 正文

他用无私奉献铸就忠诚!

  •   
  • 2022-04-15 作者:范义浏览:571



——记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定子车间镗铣工朱俊

(辽宁区域经济/范义)他穿梭在隆隆作响的发动机旁,站在熟悉的设备上,精益求精,永不止步;拒绝平庸,他用无私奉献铸就忠诚,恪守职业规范,周详稳重,敬业务实;拒绝平庸,他用勤劳与汗水、坦诚与执著弹奏出动人旋律,响彻在人生的乐章里,扣人心弦。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秉承着工作是一切的根本,凭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出色的完成领导交给他的各项工作任务。他就是沈鼓集团定子车间镗铣工朱俊。

从学徒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制造师

朱俊,党员,大专学历,高级主任制作师,现任沈鼓集团定子车间PAMA180数控镗床加工中心主操作。主要从事加工离心BCL型压缩机端盖和机壳部件、科研工件等。2003年末他带着理想和信念入职沈鼓集团。工作伊始,他为了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高等数学》、《切削原理》等书籍,并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总结。在工作中,他认为每一个同事都是自己的学习对象,学习他们的优点,沟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请教老师傅,并且认真记录好每一个细节;探索,变尝试为常态,努力开发机床及刀具的最大潜能;交流,变内部为外部,搭乘网络的便捷,他能与更多的同行人切磋。正是凭借着他这股爱岗敬业的专研劲,十余年间,从一名懵懂的学徒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制造师。他常年在生产一线加班加点工作,月平均工作总量达到800小时以上,平均效能达到350%。

顾全大局,诠释大爱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以“我是党员,我先上”为人生信条。2020年春节新冠状病毒席卷全国,为全力做好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休假在沈北农村老家的他,从大年初三开始主动请缨去村口参与人员排查,开展体温检测,帮助村民消毒,宣讲防疫知识,十天中一直没有间断过。回到自己家的他,更是购买大量的酒精和消毒液每天对所在单元的楼梯、电梯、门把手进行消毒,上班后的他更是加入了,定子车间疫情防控志愿者,每天为车间员工领取午饭、三次测温,三次消毒等活动。日常工作中,他严格按照精益标准要求自己,对自己制定小计划,按时保养和擦拭设备,保证设备常年洁净无死角。及时的保养和擦拭保证了全年无一次停台,确保了生产效率的稳定性,成为全厂的标杆榜样。他积极献言献策,参与车间各项活动,2019年完成员工提案改善并实施15项,参加党小组活动37次,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情怀与担当。

冲锋一线,从未言苦

年复一年奋战在生产一线,朱俊从未懈怠,对机加工作始终抱有火热激情。他带领的PAMA180镗床,技能过硬,紧抓细节,有力降低端盖质量事故,为公司产品质量快速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BCL产品的轴承区仪表线槽,以前是在回油槽的两边中分面上加工一条或两条的直角沟槽,产品在客户现场运行时,容易造成漏油污染机组运行环境,还会腐蚀数据线,加快了线缆的腐蚀老化,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为避免此现象,设计人员对下线槽结构进行改善,改进后的下线槽在端面的下方或距离端面很近,这无疑会对机床加工造成巨大的困难,现有刀具附件无法满足生产要求。为此,他大胆建议设计人员将下线槽由垂直角度的直槽更改为带角度的半圆弧槽。他更是连续24小时没离开设备,硬是将原本48小时缩短为24小时完成。在加工中,他为了避免铣出时由于道具让刀而出现退刀划痕,铣削时需要从轴心位置向径向外铣制,以满足加工质量要求。此方法不但解决了机加无法加工的难题,同时节约磨修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和生产加工进度。此方案,最终得到了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的一致认同,并将此方案纳入到产品技术变更当中,对于相同类型的产品,予以借鉴使用。

端盖为该集团BCL系列重要零部件,其各气孔、油孔较多,加工难度较大,每个斜孔都要经过找正、对刀、换刀、点窝、钻孔等工步,每台端盖上至少有10-15个斜孔,这样下来完成整个端盖斜孔加工需要不断重复以上操作,重复找正,不但影响加工精度,同时加工效率低下。为了保证加工效率降低成本,他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机床的先进系统,总结出一套加工程序。通过编制加工程序,利用三角函数和系统特点,和两个坐标系之间的互相转换,将各斜孔基础数据提前输入程序中,在加工完第一个斜孔时,再给出A和C轴角度通过机床的运算以及我们对刀的基准计算出所有斜孔的位置(X.Y.Z)。使加工斜孔仅一次对刀就可以完成全部斜孔的加工。该新加工方法的运用,减少了每个斜孔的重复加工步骤,省去了很多手动换刀对刀的时间。保证一次装卡,一次找正后,连续加工各斜孔直到全部完成,缩短了加工斜孔的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能量满格,敬业典范

面对困难和阻碍,朱俊向来不会退缩隐忍,迎刃而上、勇往直前才是其一贯主张。他经常对大家说,怕吃苦、怕受累、常抱怨只会让你沦为弱者,不怕苦、不畏难、肯奉献的人才有资格有机会赢得光彩人生。这句话是他的真实写照,也是激励他人砥砺前行的一面精神旗帜。2019年3月在加工科研泵时,由于泵的关键性和核材质的特殊性,在加工中不允许出现差错,稍有失误会导致整台泵体报废,影响加工周期不说,还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及社会影响。他首先主动认真审图、积极与工艺设计部门沟通,做到加工前,准备万无一失。其次,采用试件加工的方法,做到“正式加工前、模拟先行”,确保加工方案、方法的有效到位。在长达一年半的“长时间”生产加工过程中,经过其细致努力的工作,最终,保证科研泵质量零失误的完成了加工任务,提前工期约5个月。

苦心钻研,言传身教

随着公司产能的提升,随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他的工位上也不断有新员工加入。朱俊深知一棵挺拔的树是一幅画,一片秀美的林才是一道永恒的风景,因而丝毫毫不吝啬地向新员工们传授自己的技能,提升全班组员技能水平。2019年7月他发现加工端盖螺纹时经常发生丝锥断裂、掉牙、乱扣等现象,造成螺纹的质量不佳。经过认真的观察发现每次钻头钻出的孔与机床不同心,在丝锥行进攻丝中受力不均匀导致。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一种解决方案,在加工底孔前先用定心钻将孔窝加工到螺纹的直径省去倒角时间,这样在钻头加工底孔时以窝为基准不会造成偏差与机床不同心。同时选用“高转速高进给进入,低转速低进给退出”的操作方法,利用高转数离心力将排削槽内大部分铁削甩出,避免了因铁削堆积挤压所照成的掉牙乱扣等现象,低转数退出,使残留铁削能够顺力由丝锥派屑槽流出,避免丝牙与螺纹间照成二次挤压。此方法一举攻破机加螺纹质量不稳定的弊端。此方法已经在车间12台设备上推广,有效降低螺纹质量事故率的93%。

朱俊以奉献精神和过硬的技术成为青年技工的一面精神旗帜,他常对青年技工说:细致、钻研、沉稳、虚心是一名优秀技术工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他在学习的同时也在传播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传播他那种甘于奉献的精神,传播他那种对技能技术的执着,传播他那种不甘落后不服输的拼劲,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朱俊2014年被沈鼓集团授予青年岗位先锋称号,2015年被沈鼓集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年被沈鼓集团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被沈鼓集团授予青年岗位先锋称号,2018年被沈鼓集团授予杰出青年称号,2018年被沈阳市总工会授予沈阳五一劳动奖章。





 

 

责任编辑 杨芳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