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之际,彰显共产党员的风采!
- 2021-08-24 作者:范义浏览:2976

——记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辽宁省身边好人,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铁岭市传染病医院院长方红
(辽宁区域经济/范义)2020年1月17日小年那天,方红突然接到院领导的紧急电话,她被派到市卫健委会议室,参加省卫健委部署的新冠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
众所周知今年初武汉大规模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并逐步在漫延。这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铁岭市立即进入防控疫情的紧急状态。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在与新冠病毒交锋的正面战场上,面对陌生而狡猾的病毒,随时都会有牺牲,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方红作为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选择勇敢的直面生死,挺身而出。
18、19日,方红给全市医护、应急、疾控人员培训新冠指南,20日,接诊了武汉返回铁岭过年发热肺炎患者后,带领科室20名医护人员驻守发热门诊,开始新冠疫情排查、救治工作。来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都会送至发热门诊进行筛查,方红负责发热门诊的“三区两通道”具体设置规划实施情况,每天不停地强调不能漏诊、不能被感染、穿梭于发热门诊,留观病房,组织安排登记、查房、会诊、采咽拭、上报材料、隔离治疗等工作。隔离留观患者都是可疑症状患者,是随时可能被确诊的患者,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是最大的。方红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说不害怕是假的,但多年的从医经历告诉方红,此时,只有相信科学,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1月22日,方红把科里50名患者分流,成立了新冠疫情救治隔离病房。从21至24日期间,不停地接收有武汉直接、间接接触史发热病毒性肺炎留观患者,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方红带着12名接诊过武汉患者的医护人员,在隔离区度过了2020年的除夕夜。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医生之间不能面对面交流,每人一个房间,用手机与呼叫器交流,困了在值班椅子上打盹,醒了继续工作。就这样,方红和同事们一直在医院驻守了6天,没有换洗衣物,连续工作120小时,几乎都累倒在椅子上。“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方红和同事们怀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炽热情怀,昼夜不息,冲在了抗疫的最前线,全然顾不上个人的安危,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
大年初一,受命带队进驻隔离病房
大年初一,方红临危受命带队进驻隔离病房,铁岭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救治成功。25日大年初一早上9:20方红临危受命,于12点带领15名医护人员进驻完全封闭式的隔离病房救治铁岭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一切未知,方红怀揣着《试行一版指南》,手机里存储《试行二版指南》,具体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一切空白,方红团队已开始新冠抗疫的征程。
按诊疗指南,认真查房精准施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用药情况、化验数值、胸部CT检查等病情变化…边救治患者,边学习新冠指南;不能入睡想的都是针对新冠病毒的对策;新冠防护救治必须实施无缝对接封闭流程管理,让病毒无路可走才能取得胜利!规范严格消杀工作,再因为打喷嚏或者咳一口痰,新冠病毒会随飞沫飘出3-5米远,方红取相对安全的8米距离,制定隔离病房的三区两通道,严格规范出入的具体流程,细节到穿脱流程。因为呼吸道传染病要求加强空气消杀力度,方红特别要求护士把患者的大小便全都进行消毒处理,医患错开时间通风细节,严格规范患者各种标本的送检流程。
在做核酸检测时,必须与患者面对面、口对口操作。采集过程不长,大概仅有10秒左右,但是当拭子深入喉咙深处,患者马上会有一种不适感,甚至会感觉恶心呕吐,严重者会喷溅出许多飞沫,感染风险非常大,因此方红和同事们需要三级防护,穿防护服、戴N95口罩等。
整体穿戴整齐后,带上护目镜或者一层防护面屏,原本吃力的呼吸会变得更加费力,由于护目镜上的白雾遮挡看不清患者采集的部位,但也顾不得自已会不会被感染,方红只能靠近、再靠近一些…
为避免同事们被感染,方红毅然选择了自己承担风险,一个人承担了所有患者咽拭标本的采集送检。治疗上,当时铁岭只有这一个患者,方红和同事们不允许试,只有行。结合平时的治疗经验,没有任何国家级用药指导的情况下,方红为铁岭市首例新冠患者选择了清热解毒的喜炎平、化痰的痰热清、减轻中毒症状的血必净、调节免疫力的胸腺肽,患者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出版的《第四、六版诊疗指南》中,指导用药与方红团队们的配方完全一致,这不仅佐证了方红的判断,更极大的增强了团队的信心。
每天,方红和年轻90后的王勇医生一起,早8点准时披上“战甲”进入隔离病房,至少6到8个多小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呼吸费力,脸被勒得生疼。忍口渴、忍饥挨饿,忍大小便不能上,忍月经期时身体要在被血尿饱和的尿不湿粘着的情况下完成精准操作!要查房、科学精准救治,对患者的所有病情了如指掌,个体化治疗方案随患者的病情、症状体征、实验室相关指标更改逐一落实,还要认真汇总情况逐级上报。承受着身体和心理常人无法想象的极限压力,11天中方红瘦了15斤。有焦虑时需要安眠药维持着,还要冒着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始终坚守在岗位上。来自不同科室的业务骨干,年龄差大,工作方式不同,没有疫情经验,然而,在疫情面前,方红和同事们却做到了精诚合作,共克时艰。
2月1日,夏姓患者第一次核酸检测为阴性,还没等方红和同事们长舒一口气,第二天,来自调兵山的2名核酸阳性患者就转入了他们科室,隔离病房又开始新一轮的紧张忙碌。由于连日操劳和接连增加的工作压力,有的年轻医护人员出现了情绪波动。方红作为领队只能顶住压力,托着同样疲惫的身躯,打起精神来,像家长一样耐心鼓励、疏导这些孩子们鼓起斗志、克服困难继续坚持工作。方红和同事们也是平常人,疲惫的时候需要休息,压力大的时候需要宣泄,但他们是坚守在“抗疫”阵地上的战士,不能退却、不能躲避、不能失败,因为他们身后就是全市的百姓。
2月4日,新进的两名患者病情均平稳,同时夏姓患者10天内病情平稳,肺炎病灶吸收明显,核酸两次转阴,按当时诊疗指南解除隔离及出院标准,患者可以出隔离病房了。这是方红团队凭借自己的力量成功治愈的铁岭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当患者得知自己脱离死神的魔爪时,为在场的医护人员深深地鞠躬致谢,那一刻,那种战胜病魔挽救生命的喜悦充溢在每个队员的心中,对一名从医人员来说,还有什么能比挽救一个生命更值得自豪的呢!
难得的回家小聚
胜利的喜悦稍纵即逝,虽说面对不可预知的疫情,方红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一切的准备,但在方红内心最深的地方,最牵挂最惦念的,是她的父母、孩子。
3月1号,方红请假回家看望父母。老爸老妈看见久未见面的方红,像孩子似的,围着她转,给她做饭。但方红不敢摘下口罩和手套,不敢吃饭,怕他们为突然瘦下太多而担心,更怕自己会携带病毒传染给他们。殊不知,第二天方红就又要进驻隔离区了,这次见面,也许就是诀别!但方红真的不敢告诉老两口。
方红爸妈虽然十分担心孩子的情况,但始终忍着没问方红任何疫情的问题。方红强忍泪水小心翼翼的在父母家呆了20分钟,便匆匆离开了。跑下楼梯的瞬间方红泪流满面,已经看不清脚下的路了。但方红怕他们在楼上看出来,直到走出小区很远时才擦眼泪。当回到自己家时,方红仍然全程佩戴口罩,不敢与孩子近距离接触。懂事的孩子,压抑住想和妈妈一起吃饭、想和妈妈亲近的冲动,听话的,远远的躲着妈妈。方红简单快速收拾了下房间的杂物,带着口罩为孩子做好饭,远远的看着他默默的咀嚼。母子二人都忍者不说话,怕一开口,泪水就决堤而下了。
第二天一早趁孩子没醒,方红就独自一人回到了医院。方红心想,家里的父母、孩子都看到了,家也回了,我没有遗憾了!方红已经做好了一切身心上的准备,再次与新冠病毒决战!哪怕这次她没有上次那么幸运,如果她与团队能够用自己换来千家万户的健康与团圆,也值了。
二次受命,进入隔离病房
铁岭市首例美国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重症病例救治及转运任务完成。初战告捷,大家信心倍增,方红心想,只要科学施救,新冠肺炎看来也并非不可战胜啊!
疫情工作零失误、病例零漏诊、患者零死亡、院内零感染、一线救治医护人员零感染,这是方红和同事们首批隔离病区的成绩,为医院、为铁岭市后续新冠疫情的救治和防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我国新冠确诊病例数字的减少,贡献了力量。
经过14天的隔离,方红没有休息,直接到120指挥中心参与专家会诊以及承担起全院各科室肺炎患者的咽拭采集工作。 3月2日是武汉疫情稍有转机,但周边国家疫情爆发,方红再次带领28名医护人员进入,负责排查、救治全面工作,期间隔离患者数量很大,国外返回的老年患者居多,始终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3月18日,一名美国纽约返回的50岁女性患者入住隔离病房。纽约疫情严重,方红和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对该患者入院前后防控非常严格。进入患者病房的医护人员,手套、鞋套、隔离手术衣都要更换,手部消毒每步都做,门把手进出消毒,鞋底消毒,大小便消毒后黄色袋子双层封好,消毒处理…导医每次带她去相关科室检查前,先嘱咐科室人员做好防护,患者清场,结束后消毒30分钟,才接下一位患者。患者病情持续高热,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化验指标持续加重,病灶明显进展,但是该患进行核酸检测5次阴性,方红和同事根据《诊疗指南第七版》,化验血双抗体阳性,最后由省专家确诊为一例输入性新冠重型病例,从患者的排查、确诊到救治,方红团队精神都紧绷到极点,不顾体力透支,24小时拼搏救治及特护,又进行了一次14天的惊心动魄的战斗。3月31日10点,方红收到紧急任务:到隔离病院转运确诊患者。方红与护士立即穿好隔离服及整套防护用品,乘坐患者专用封闭负压救护车,立即出发,从车窗眼巴巴看着一路上的风景。对隔离了太久的二人来说,这熟悉又陌生的街景让她们产生了无限的感慨!
她们到了完全封闭的隔离病院,立即把消毒用品、消杀药品、防护用品整理好达到能用状态;负压阀开启;氧气阀开通;呼吸机找到备用状态;抢救车药品清点;心电监护仪开机能用状态…1个小时内,所有准备工作完成。有条不紊的忙碌中,方红和护士满脸流汗,呼吸费力,护目镜白雾无法看清楚对方,是汗水还是呼出的热气已无法辨析。所有工作完成后回到休息区,她们已经10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没上厕所了。
之后,她们继续坚持在发热门诊执行排查任务,连续71个日夜,她们抗疫医疗队弃小家、顾大家,迎难而上,再一次交出圆满答卷,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大爱情怀。
第三次进驻隔离区,坚守
5月17日,方红和同事们第三次进驻隔离病区。这一次,全国疫情常态化阶段,除原有的工作,又增加了核酸门诊检测任务。这期间,方红每天最多要采集370人次核酸标本,平均每分钟完成1个核酸检测全过程。
坚守中,从冬的开始,到春暖花开,到夏日炎炎…方红团队的医护人员又面临新的问题:夏天顶着烈日,防护服只要穿上,除了忍饥挨饿外,全身汗水浸透,经常累的虚脱,每次下班要大量补水后才得以缓解,捂得全身都起痱子和湿疹......7月21日,方红团队排查了与大连关联确诊病例,顺利完成救治及转运工作任务,目前团队仍在坚守中…
方红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9月8日上午,方红有幸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获得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方红说:作为一名亲历“战疫”的一线医护人员,她亲眼见证了身边医护工作者的英勇无畏,正是因为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和付出,才迎来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胜利。这些,都要归功于国家的正确领导,而这来之不易的初步胜利更是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相信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定将战胜凶恶的病魔,迎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终的胜利。
疫情开始至今,方红终于可以稍稍松下一口气,这不仅是因为抗疫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还因为方红和团队,在最关键的时刻、在最危难的关头、在最危险的地方,随时冲的上去,时刻豁的出来,方红团队一次次通过了大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多次大考中,方红始终没有辜负“共产党人”的神圣称号。作为一名出色的防疫人员,方红为祖国的防疫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审核总编 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