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中心>精英人物> 正文

她以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撑起一面保护伞

  •   
  • 2025-01-10 作者:刘丹浏览:591
 mmexport36e6f83b498103a8e3c2d1d3f0bd26ba_1736420 

——记辽宁省十大健康卫士、辽宁省健康爱心传播大使、辽宁省女神医师、辽宁省优秀工会工作者、辽宁身边好人、沈阳市三八红旗手、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循环科主任兼心血管三科主任,介入科主任、ICU主任、胸痛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吴天兵 

(辽宁区域经济/刘丹)吴天兵,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大内科主任,内科第二党支部书记,循环科主任兼循环三科主任,介入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胸痛中心执行主任;心衰中心执行主任;主任医师;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三八红旗手。

mmexport4fd19455b28d6f47aff402753d5d750c_1736420 

辽宁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会员会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卫协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动脉硬化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老年病生物治疗理事,辽宁省心脏细胞生物学会委员。技术专长:擅长救治各种内科急、危、重症疾病,尤其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急、危、重症。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多种合并症的治疗,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炎及各种心脏病所致的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及反复发作的心绞痛的介入及药物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科室开展了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起搏器手术,房颤病人的射频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治疗。

mmexport0cf88102e4a911598d5bcdfada2b4d1e_17364207

心血管科开展新项目:室速的射频消融术,房颤射频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肺动脉造影;助力医院电诊科开展发泡试验,完善心脑血管科对卵圆孔未闭患者的诊断,重症医学科开展人工肝技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优质中西医资源下沉,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天士力医药集团协办的“中西医融合基层心脑血管病防治研讨会暨2024心动力量-重走长征路基层赋能系列活动”于10月26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新蒲院区)圆满举行。该活动以长征起点江西于都县为开端,贵州省遵义市为本次活动的第四站。

在《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指引下,为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本次重走长征路基层赋能系列活动,由全国各地心血管领域众多权威专家及学者组成的长征专家团,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中西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

活动当天,长征团的专家们齐聚一堂,为革命老区遵义市的广大医护团队及患者群众,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范围涉及健康义诊,教学查房,学术会议,科普讲座和研讨会等。不仅从根本上提高了基层医疗从业者的诊治水平和专业技能,更为基层百姓健康保障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助力提升基层心血管医疗服务水平。一次手术同时解决房颤和血栓栓塞风险。近日,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为一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成功完成房颤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手术。该手术不仅解决了患者房颤引发的相关症状,还从根本上预防了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免除患者终身服用抗凝药的痛苦和高出血风险,为患者“颤动的心”撑起了一把预防卒中的保护伞。

今年72岁的王女士,10年前因胸闷、心悸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快速房颤,随后在当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但效果不佳。此后王女士反复房颤发作,最严重的一次出现血栓脱落导致脑栓塞,经溶栓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是,近5年来王女士的病症发作越来越频繁,且症状愈发加重,并伴有心绞痛发作,心悸症状明显,在当地医院查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近日,王女士再次因房颤发作来到了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入院诊断为持续性房颤,接诊医生立即为王女士静滴胺碘酮后成功转律,同时为了降低脑栓塞风险及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的问题,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大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天兵带领团队对王女士的病情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最终决定为其实施房颤“一站式”手术。房颤“一站式”手术是一种结合了射频消融和左心耳封堵两种技术的方法,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射频消融利用导管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坏死,从而消除异常电信号,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左心耳封堵通过微创释放封堵伞闭合房颤病人易发生血栓的部位左心耳,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风险。“两种手术强强联合,既消融了房颤,又封堵了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从根本上预防房颤血栓栓塞事件。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房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降低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吴天兵称。

mmexportc35c6ec653cf29d07bb1202a1b529da7_1736420

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团队在介入导管室仅用了不到2个小时,便成功将房颤和有关脑卒中及抗凝出血并发症等问题都一并解决了。整个手术过程患者意识清楚,无特殊不适。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次日出院,一周后随访无房颤发作。近日,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为一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开展无水酒精室间隔消融手术。今年66岁的张阿姨,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长期务农,20年前出现胸闷、气短,逐年加重,6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但口服常规冠心病类药物症状缓解不明显。今年7月份症状加重,频繁出现胸闷、气短加重伴有大汗,当地医院建议到上级医院查冠脉造影。张阿姨来到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查冠脉造影示:冠脉双支病变,最重狭窄80%。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明显增厚(19mm),并伴有左室流出道严重梗阻,sam征(+)。心血管内科吴天兵主任团队对张阿姨的病情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讨论,考虑她此次的症状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有关,故决定行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术中测得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100mmHg,于间隔支注入无水酒精,术后压力阶差由103mmHg降至36mmHg,消融成功。术后次日,张阿姨无胸闷、气短、大汗等心前区不适。术后半个月随访时,张阿姨再未发作胸闷、呼吸困难和晕厥,活动耐力明显提升。

吴天兵主任介绍,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解剖特点。主要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和乏力,1/3患者有劳力性胸痛,部分患者有晕厥。我国最新的调查显示患病率为180/10万,是青少年和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旨在改善症状、预防猝死。1.药物治疗是基础: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针对心力衰竭可应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螺内酯、地高辛;针对房颤应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抗凝药物;Mavacamten:是心肌肌球蛋白重链ATP酶的选择性变构调节剂,可以调节心肌收缩力和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能减少有症状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非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经主动脉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室间隔心肌扩大切除术);酒精室间隔消融术;起搏治疗。酒精室间隔消融术适合于年龄过大、手术耐受差、合并症多的患者。是经冠状动脉间隔支注入无水酒精造成该供血区域心室间隔坏死,此法可使室间隔基底部变薄,减轻患者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及二尖瓣反流,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防止猝死。本病发病隐匿,预后差异很大,少数进展为终末期心衰,另有少部分出现房颤和栓塞。因此对肥厚型心肌病要及时就诊,评估预后,决定最佳治疗方案,以减少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责任编辑 杨芳

审核总编 傅强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