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中心>新闻动态> 正文

特别报道:我在参与编排2022冬奥会开幕式的日子里

  •   
  • 2022-02-12 作者:刘洋浏览:3052
 

【作者/刘洋】

2021年春,冬奥会整体方案基本成型,开幕式创作团队组建后,随即投入紧锣密鼓的状态。我叫刘洋,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舞蹈、音乐教师,同时也是这次冬奥会开幕式的杨嵘导演组编导,此次参与编排了冬奥会开幕式中的八个环节中涉及运动员入场的引导员、和火炬传递的尾声环节。

运动员入场式是此次冬奥会开幕式中时间最长、关注度最高的环节,全球数亿观众将通过直播镜头共同见证自己国家的运动员在万众瞩目中登上这个充满荣耀的冰雪舞台。入场环节参与人员多、自由度高,对镜头展示的要求严格,“我们得让登上奥运舞台的运动员尽情展示自己的热情,也得想办法让大家的步调相对统一,把控入场时间,保持两队之间的间距,便于镜头拍摄。”为了响应“节俭办奥运”这一理念,杨嵘带领团队从10所北京高校学生用周末的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彩排,让这些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成为开幕式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刘洋负责训练引导员的演员排练,在训练过程中,这些年轻的大学生为了祖国的荣耀,不畏艰辛,充分体现出当代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这次冬奥会开始排练时先从10所高校中300多人选拔出110人。10月2日正式投入训练。第一天邀请2008年引导员训练专家到场进行指导,之后由导演团队进行训练。

学生的训练过程中是很枯燥很辛苦的,因为运动员入场是没有经过排练的,全靠引导员带队。她们的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走路。

一是必须走直线,一旦走偏了,固定机位拍摄的特写镜头下,可能参赛国家(地区)名引导牌的字母不全或是干脆就出画面了。

二是速度管控,按规定每支队伍必须在画面中展示20秒以上,走快了会“撞车”,走慢了又会出现时间空当,全靠引导员把控行进速度。

三是行进要稳定,姿态要大气,要用灿烂的笑容展现大方、从容、自信的青春之美。

所以在前期的训练中,要训练学生的体力、耐力、站姿、表情、行进步伐分解及移动训练,每次都要反复练习。刚开始训练站姿和表情练习,嘴里咬着筷子,一站就是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从不适应到最后的能够有展现出挺拔好看的站姿都不是一日之功。在步伐练习时从穿平底鞋练习到穿高跟鞋练习,每天不知走了多少遍,从步速90-124速度,反复的听音乐练习,有很多孩子磨破了脚,有的学生高跟鞋不合适我们想办法一一解决,最后孩子们都坚持下来。

举道具雪花牌练习时手臂要有力量训练,在手臂举起道具时不能晃动,不能举歪,一定要稳定。导演们就开始给学生们制定训练计划,从最开始举牌时间从5分钟到10 分钟,再到20分钟。有一次学生们已经练到“笑着哭”的境界,当我给她们照相流下泪水的时候,我也不禁红了眼眶。虽然心疼,但也必须让她们做到“可以哭!但不可以放!”的要求。但是让我欣慰的是虽然好多学生们哭的梨花带雨的,但都做到了没有一个放下道具的。这是第一次学生们练成“笑着哭”。

第二次练到“笑着哭”是在练习尽量不要眨眼睛。当摄像机拍摄时,正好眨眼睛,这样就会有很不好的效果,所以在眼神练习时,我们就让学生举着道具牌,尽量不眨眼的练习,几分钟后有的学生已经留下眼泪。这两次 “笑着哭”,现在回忆还有点心酸,但为了最后,不得不严加练习。

每次训练都在周末进行,从11月中开始进入鸟巢国家体育场排练,天气逐渐寒冷,学生们都穿着长款羽绒服,带着口罩、手套,在鸟巢体育场内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有的时候在体育场环道备场,拿着道具经常手冻僵了,赶上大风天气时,风刮在脸上真有刀子划脸的感觉,有的学生一边举道具,一边留眼泪的走着,因为风大,经常吹出眼泪。导演组编导们在一个一个看着学生走的状态,给每个学生都现场指导,指出问题,手经常冻僵到排练记录表翻不开,说话都在颤抖,有时排完手和脚经常冻的痒痒的,回到家好久才能缓过来,身上、脚上每次要贴好多暖宝宝。因为周末只有两天的排练时间,而且还要和其他导演组串开,我们后期的排练时间经常从下午1点排练到晚上快23点。周一学生们还要正常的在学校学习,临近期末考试还要克服种种困难,只能趁一点休息时间复习课业。学生们这种为了冬奥开幕式也是拼了。

在后期的联排和彩排中,都像打仗一样,学生们每次都很紧张,就怕成为替补队员,每次都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导演组们每次都按照前一次的排练,确定每位引导员走哪个国家,每次都在调整,每次都要重新告知引导员举哪个国家牌子和她们要带领运动员的通道口。在看到她们成为B组(替补跟走队员)人员表情的时候,有的是有失落,有的学生很主动会向导演了解自己还在什么地方需要努力,在上场前还在刻苦练习争取能够上场机会。在能够举上每个国家牌子的学生也不能放松,因为随时都会有改变,稍微走不好,就会被替换的可能,所以大家都很努力练习争取机会。导演们也很辛苦,每次在联排或彩排后开会调整,不论是学生们出现问题还是场地出现问题,大家都一一来协调、解决,经常工作到深夜里很晚才回家。

在元旦当天总导演张艺谋又有新的创意,找到杨嵘导演商讨最后火炬传递尾声环节,在1月2日杨嵘导演马上确定排练方案进行排练,杨嵘导演组团队的导演们分别给11所学校排练,刘洋导演负责海淀实验小学的学生排练。虽然离开幕式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每次排练都有很大变化,由于是11所学校的小学生,最小的学生只有8岁,在队形和走位上是很大难度,地屏定好点位安排学生们一一站好点位,因为同时要调动五百多人,队形,所以导演们在场内来回奔波的身影和对讲机中的声音好不热闹。经过每天的不断练习与修改,最后确定尾声确定开幕式当天的心形图案。杨嵘导演组的每个导演不仅都有主要负责的演员,还要兼顾尾声环节的小演员们。

临近开幕前也是春节的到来,大年三十的下午导演们还没有休息,要在过年前确定好最后的演出人员。就这样,年前的引导员工作确定后,踏实的过了春节。

2月4日开幕式当天从早上9点所有导演们进入鸟巢为迎接开幕式做充分的准备,学生们和导演们打起百分百的精神期盼开幕式的到来,学生们做好梳头、化妆的准备,在下午是最后一次的排练,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挡不住学生们对开幕式的热情。准备好了一切,大家都为最后开幕式而准备着!到了晚上6点半,学生们准备备场,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头戴虎头帽,身穿蓝白色连衣裙,一群高挑漂亮的女生队伍划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我们引导员姑娘走进鸟巢环道的那一刻,很多外国摄影师和记者们都被她们的靓丽、自信大方的形象所吸引,作为训练引导员的我们也为之自豪。

当开幕式拉开帷幕,中国门开启的一瞬间,每一位引导员迈出自信大方步伐引领运动员入场她们的笑容、她们的形象、她们的热情都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

这让我不禁想到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从一个个青涩的小丫头,蜕变到如今美丽、自信、大方引导员。在外场训练11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现场合练16次、联排5次,累计训练时长已达400小时以上的时间,虽然时间不算长,但看到在每次历练的过程中,有这么大的变化,是我不仅感到欣慰,而且也很骄傲很自豪的。



 

 

责任编辑 杨芳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