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县深井镇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 2023-01-01 作者:李尚平 高天宇浏览:3792
(辽宁区域经济/李尚平 高天宇)年初以来,建平县深井镇积极响应建平县委顶层谋划、全域布局,落实县委“六大战略”和乡村振兴“7+1”重点工程,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治理等工作同谋划、同推进,全力打造产业旺、环境美、文旅兴的宜居家园,演绎了一曲曲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深井镇位于建平县南部,距建平县城17.5公里,全境南北长36公里,东西宽5公里。东与榆树林子镇连接,南与万寿街道直通,西与小塘镇和青峰山镇相连,北与张家营子镇接壤,总面积163.87平方公里。今年以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井镇坚持文化引领,多措并举,增强乡村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扎实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各项工作。
该镇坚持以人为本提供软实力,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有机结合,按照群众实际需求,实行“订单式”服务,筑牢全镇文化振兴工作的“基础桩”,夯实村级综合文化活动站开放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全面打造“升级版”、“全新版”文化阵地,改造现有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实践站的服务网络,成立各个领域的服务队伍共11支。在此基础上利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讲堂、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强化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思想引领等六大内容建设,实现各阵地、各领域之间联合开展工作。
年初以来,深井镇打造“特色文化墙”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创新宣传载体,打造特色文化墙,营造了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乡风文化氛围。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村庄的发展现状、村庄布局、历史文化等因素,重点突出地域特色和乡土风情,因村制宜编制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此外,还依托村民文化广场,积极开展乡风文明活动,同时组织老党员、老干部等“五老”人员开展讲党史活动,得到党员群众广泛称赞。
镇里打造的文化墙形象鲜活、直观,图文并茂,感染力强,让人耳目一新,村民喜欢看、看得懂,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不仅扮靓了美丽家园,更“活”了文明乡风,诠释了乡村振兴、讲文明树新风新内涵,成为村里一道亮丽风景线,深受群众喜爱和称赞,群众干劲也得到明显加强。全镇已建成县级美丽乡村康家村,金沟村、宽昌沟村美丽乡村正在打造,深井村作为今年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正在形成。
三举措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深井镇紧紧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立足工业经济发展实际,聚焦项目建设、激活发展动能,采取三项措施助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截止目前,深井镇6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5.16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胜利。
推动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年初以来,该镇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坚持开工项目抓进度、续建项目抓投产、签约项目抓跟踪、储备项目抓前期,全力做好项目谋划、招商引资、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目前,投资1.5亿元的建平合晟矿业年产50万吨高效石英砂建设项目已完成固定投资7565万元。高质量项目的发展保证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可控,有效开启了数字赋能新篇章。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植壮大新兴产业。认真落实县工信局各项工业经济支持政策,重点支持企业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实施生产设备引进、改造,鼓励支持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加快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提升工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增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深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选厂数字化车间项目作为数字化、智能化的典型企业,投资5500万元,目前已经开工建设。
加大帮扶力度,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进一步深化“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实现主要工业企业走访“全覆盖”,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全程跟踪服务等制度,多渠道、多形式向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营造疫情防控、高质量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战都打赢”的良好氛围。近日,该镇机关干部深入各包保企业开展助企便民融资服务“五进”活动,对当前金融助企纾困政策进行宣传,增强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举全镇之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深井镇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全面落实“五化一拆”要求,围绕“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企业跟随”的工作思路,举全镇之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在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中,深井镇多次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建立主要领导分线抓、其他班子成员分村抓、包村干部分片抓的联动体系,全体镇村干部全部深入到一线,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制定了《深井镇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图》和《深井镇产业基地规划图》,对重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集中攻坚、各个击破。全镇共出动车辆1000余次、人员3000余次,清理(三堆)300余处,清理垃圾2万余吨,沿公路主干线两侧平整绿化用地1万余平方米。严格按照“一村一基地”建设要求,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宽昌沟村300亩马铃薯产业基地、金沟村200亩马铃薯产业基地已喜获丰收,章吉营子村200亩山楂种植基地已完成土地平整和树苗栽植,长势喜人,其他6个产业基地正在有序推进。
深井镇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深入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绿源新区为牵动,进一步叫响深井草莓特色品牌,整合包装“建三”“老宽”两条省级公路沿线葡萄、苹果、鸡心果等特色产业和“老郭蒸饺”“金沟大骨头”乡村美食,抓精品、促提升,聚点连线,有效形成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新架构,为建平全域旅游打造一个坚实的支点。
加强矿山领域治理优化生态环境
年初以来,深井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矿山领域生态治理,强化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多措并举,全力筑牢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屏障。
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整治到位。深井镇主要领导多次开展矿山环境整治检查工作,实行“周巡查、月检查、月反馈”的督导整改机制,国土所定期对矿山实行无人机航摄、实地测量等动态监管,及时排查,发现问题。定期召开矿山企业生态环境治理推进会,逐一分析各矿山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实时跟进整改进度,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问题整治见底清零。
修复矿山生态,重塑绿水青山。紧扣“绿色矿山”建设,严格按照绿化标准,分领域、分片区、分地块做好植绿护绿。截至目前,本镇共治理矿山37个,治理面积5593.6亩,完成土石方1524774立方米,栽植鸡心果14000株、松树6000株、苹果树1100株,山楂21000株,沙棘115000株,棉槐820000株、种草36亩。
实行动态监管,加大巡查力度。加强持证矿山动态监管,对全镇持证矿山实行季度动态监管,委托第三方作业单位进行实地测量。2022年动态监管9次,覆盖率100%,未发现持证矿山超深越界的行为。不断加大动态巡查力度,为全镇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及矿区开采秩序保驾护航,推动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深井镇在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今天的深井,正处于将历史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的窗口期,把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黄金期,已汇聚蓄势待发的强劲力量。
责任编辑 邓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