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的激昂浇筑忠诚的沃土
- 2022-05-21 作者:郭禹廷浏览:3771

——记桓仁县公安局华来公安派出所的全体青年警辅
(辽宁区域经济/郭禹廷)辽东重镇,投资热土,在幅员面积将近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华来公安派出所守护着桓仁县华来镇3万4千余人的安宁与祥和。
这支平均年龄仅31岁的年轻队伍,始终传承着前所长朱哨兵同志用生命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重誓言,在所长刘宵明的带领下,华来派出所全体成员“经风雨、壮筋骨、守纪律、长才干”,连续三年荣获“集体三等功”荣誉,并被授予2021年度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市“雷锋号”单位等荣誉称号。基层的锤炼,让所内的全体同志夯实根基;赤诚的朝气,让华来公安派出所绽放出青春的光彩。
“有困难就找于大葱”
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民警于聪已扎根华来公安派出所6个年头,当年羞涩腼腆的大男孩,如今已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一把好手。于聪一直分管华尖子警务区,辖区内的大事小情,上至田间地头、下至邻里街巷,于聪都了解得一清二楚。2022年以来,于聪先后帮助辖区群众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8件,群众满意率达到百分之百。近年来,于聪充分借助“大走访”工作,积极在辖区内各村创建平安微信群19个,多个村的群内人数已达到500人上限,于聪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公示在微信群内,每日耐心地帮助群众解答各类问题。常年的基层工作,让于聪收获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由于于聪的微信名字叫“于大葱”,在华尖子地区的百姓口中便传出“有困难就找于大葱”的美谈,这既是对于聪同志群众工作的认可,也让这位驻村民警切实走进了辖区群众的“心坎里”。
“默默无闻的侦查员”
巴威同志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就是沉稳、干练。平日里,巴威少言寡语,坐在电脑前,忙碌着手头上的各类工作。工作之余,巴威又捧着历年的案件卷宗,琢磨着案件里的蛛丝马迹。在日常侦办的各类案事件中,巴威总是能够提出至关重要的证据线索。2022年3月,华来地区发生一起盗窃案,巴威剥茧抽丝、反复推敲,第一时间还原犯罪现场,并对两名作案嫌疑人进行评估写实。历时17小时,巴威配合所内同志,成功将两名“蟊贼”抓捕归案,当被盗的财物被送回被害人手中,巴威的脸颊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业务基础,巴威默默无闻地攻克每一起民生小案,全心全意维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户籍窗口百晓生”
2019年,刚从警校毕业的张振良担任华来派出所户籍员。由于华来镇是桓仁县面积最大的一个乡镇,每日办理户籍业务的群众接踵而至。面对这样的挑战,初来乍到的张振良并没有退缩,而是每天利用下班时间,认真学习钻研各项户籍业务知识,积极向老同志和业务骨干虚心请教。久而久之,张振良将户籍业务干得得心应手起来。2021年,张振良累计服务窗口群众1760余人次,帮助网上办理各类业务120余次,上门为群众服务43次,切实让辖区百姓感受到了温馨与便捷。张振良曾笑着说:“警校四年怀揣着一颗惩恶扬善的刑警梦,但是多年的窗口工作,却让我感受到了服务群众带来的喜悦,真真切切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民生、什么叫民意,当我第一次收到办事群众送来的锦旗,我实实在在地感触到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光荣与自豪。”
“数据核查小能手”
李满洋作为所内的“00”后辅警,平日里像充满了阳光与快乐的孩子。可是一工作起来,就如同一名严谨的“老学究”。对上级推送的疫情数据核查工作,他认真进行电话核实,一遍打不通就打两遍,两遍打不通就换个时间段再打,让数据核查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由于华来地区人口流动性较大,李满洋平均每日需要核查30余条数据,有时工作量甚至达到近百条。李满洋没有抱怨,上班时间完成不了的任务,他就休息时间完成,实在完成不了就带回家里完成。有时候,被核查对象言语偏激,他也会顶着压力,耐心向对方解释。李满洋坚信,自己犹如一颗小树,必将在淬炼中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在华来公安派出所这个大家庭里,面对工作上的困难,全所成员迎难而上、共克时艰;面对压力与挫折,他们砥砺前行、风雨同舟。他们以实际行动,传承“哨兵”精神,书写奋斗壮歌,用使命担当守护华来热土,铸就金盾荣光!
责任编辑 于晓红
审核总编 傅强
- 上一篇:桓仁森林警察大队发起联合清查行动
- 下一篇:全力消除涉危涉爆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