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制生活中心>公安新闻> 正文

木盂子治安办创新推进“指尖警务”工作新模式

  •   
  • 2025-02-19 作者:于晓红浏览:295
 

(辽宁区域经济/于晓红)在探索推进派出所“主防”警务实践中,“微警务”工作模式作为现代警务的代表,有着“受众广、传播快、互动佳”的特点。桓仁县公安局木盂子治安办公室结合“联系群众大走访”工作基础,创新推进“指尖警务”工作新模式,不断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及时搜集社情民意,有效排查化解辖区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切实将公安服务和预警防范延伸到群众身边,让警民共治“小微信”发挥基层治理“大作用”。

近期,木盂子治安办公室利用一周的时间,对辖区内的“五村一社区”开展实地走访,组织村(社区)干部和组长召开“指尖警务”工作交流会,向村(社区)干部和组长详细介绍“指尖警务”,“议警事、解矛盾、集信息、讲防范、普法律”的工作动态,以及“线上谈、线上解、线上宣、线上防”的工作目标。让村民了解到,建立警民微信群,村民有问题可以方便地在群内进行咨询,民辅警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也会不定期的转发与反电诈、化纠纷、除隐患、保安全等相关的视频影像资料,让村民了解安全防范技巧,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同时,包保民辅警可以通过微信群及时的了解到辖区近期治安状况,摸排村民之间存在的矛盾纠纷,对“六失一偏”人员、刑满释放人员、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特定人员进一步强化管理,全面摸排不放心的“人地事物”,做到防患于未然。并且,治安办民辅警会根据警民微信工作群反映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线下“零距离”服务,如电诈预警上门劝阻、走失人员救助寻找、特殊群体上门服务、复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潜在警情隐患消除等等,切实做到“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同时,治安办民辅警对因原有的微信群解散、包保民辅警更换、部分居民退群、广告推销等原因造成的“僵尸群”、“广告群”、“无名群”等微信群进行维护和更新,每到一个村委会或社区,民辅警都会重新核对现有的微信群,没有进群的民辅警现场进群,并设定为群管理员,为今后对此群的监管工作奠定基础。并积极征求了参会人员对“指尖警务”的意见和建议,询问所在辖区是否存在不放心的“人事物地”,要求工作人员一旦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时向包保民辅警报告,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早解决”。

截至目前,木盂子治安办公室已完成对辖区内的36个居民组和6个网格员微信群的协管工作,共有警民微信群42个,在群人数共计3120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治安办会做好警民微信群的维护和监管工作,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转发安全警示教育视频,解决矛盾纠纷,摸排不稳定因素,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搭建好警民交流的“新桥梁”。

 





 

责任编辑 杨芳

审核总编 傅强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