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制生活中心>公安新闻> 正文

行走在田间地头里的桓仁民警丛志江

  •   
  • 2024-08-08 作者:于晓红浏览:226
 微信图片_20240729104753

 

(辽宁区域经济/于晓红)在桓仁县公安局普乐堡派出所有这样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民警,他从警近40年,从民警,到指导员,再到所长,临近退休的他又以普通驻村民警的身份坚守在这片热土上,他的从警生涯一直扎根基层,他把青春和汗水都献给了这里的百姓,他就是民警丛志江。

普乐堡镇共有7个村,4200余户居民,12670余名百姓。这些百姓中80%丛志江都熟悉,从2014年首次“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开始,丛志江的脚印就遍布了普乐堡镇各村的沟沟岔岔,普乐堡派出所的基层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也成为了全市标杆。今年“一标三实”会战开展以来,即将退休的老丛带着一支笔、一个自制的记录本、一部手机、一本矛盾纠纷排查簿册,再次踏上了采集信息之旅,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商店饭店……处处是他忙碌的身影。

以“一标三实”为依托,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微信图片_20240729104741


微信图片_20240729104737
微信图片_20240729104709

从5月7日桓仁县局正式启动“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开始,面对农村任务量大、农村村民居住地分散、情况复杂等种种困难,丛志江同志主动请缨,要求承担此项工作。每天老丛带着一名辅警,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将住户信息一一记录。他对辖区内百姓的居住情况基本了解,走访时,有的百姓不在这里居住,他会电话联系本人确定居住情况;有的百姓临时不在家,他便打电话、发微信,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有时候电话联系不上,他就直接到田间地头去找。令人敬佩的是,在丛志江同志的手机通讯录里,几乎能找到辖区内大部百姓的电话号码,即使找不到本人也能找到亲属或邻居。

现在很多居民都在田地里干活,经常把手机放在家里,联系不上的情况时有发生,于是在酷暑之下,丛志江就顶着炎炎烈日,穿着已经被汗水浸透的警服,或穿梭在田间地头,或利用早晚工作时间之外、农户在家之际登门走访。他一边走访,一边记录,小小的A4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辖区内房屋和居民的信息。他常常对年轻民警说:“基层工作就是这样,只要肯付出辛苦和汗水,就没有敲不开的门。”他所说的这扇门,既是老百姓的家门,也是老百姓的心门。目前,在“老丛”的努力下,普乐堡派出所第一区域任务共计978户居民已全部走访完毕,走访率100%,其中人户一致183户,人户分离759户,重点人口18人,实有房屋数258户,他的手机里存储的都是到群众家中走访的照片,记录的走访登记簿册16本。

以“一标三实”为契机,全力化解矛盾纠纷

微信图片_20240729104721

在“一标三实”基础信息走访采集过程中,丛志江同志和辖区百姓接触时,群众的称呼都是“老丛、丛叔、丛爷爷”。从这些亲切的称呼就能映射出丛志江与同志们的亲切感和熟悉度。他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百姓。百姓之间发生的各类矛盾,只要老丛一到场,很快就解决了。

今年6月份,普乐堡镇发生了一起较为复杂的纠纷。矛盾双方刘某与王某是同村邻居,两人因林木砍伐工程款分配问题产生激烈争执,他两以“约架”的形式企图通过拳头来解决问题,并让附近的邻居给作个见证,输的一方就同意另一方的意见。丛志江在走访过程中听说了此事,他不动声色,等待着“约架”时间的到来。

到了约架的当天,老丛早早就赶到了现场,待当事人都到齐,准备打架的时候,老丛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笑着对刘某和王某说,今天我也来给你们当见证人,看看到底谁能赢。两人见老丛来了,顿时没了打架的勇气,于是丛志江将双方找到普乐堡派出所进行调解。在老丛和其他民警的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然而,和解并未彻底平息双方的矛盾。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王某只要喝了酒就不断的给刘某打电话施压,声称自己因工程亏损要求刘某偿还所谓的“债务”。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甚至在酒后仍多次发生口角,并再次提出“约架”。老丛在对这起矛盾的回访过程中得知了情况。随后,他带领同事们分别与双方见面,这次老丛的态度非常严肃,他对双方的过激行为给予严厉警告,并明确指出双方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建议他们以法院判决来解决分歧。在“老丛”的严厉训斥下,双方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均表示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了。就这样,一起复杂的纠纷被化解,有效防止了一起因矛盾纠纷可能引发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

在老丛走访期间,他排查化解土地类纠纷9起,山林纠纷1起,情感纠纷4起,他还为群众发放警民联系卡和反诈宣传单2000余份。

 

以“一标三实”为基础,有力打击违法犯罪

微信图片_20240729104800





在“一标三实”走访排查工作过程中,丛志江还收集到了很多案件相关线索,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24年7月,普乐堡派出所辖区内发生一起多名未成年人殴打一名未成年人的治安案件,起因是两个孩子发生冲突后,一个孩子找来多名帮凶。虽然案件事实在第一时间已经查清,并进行了调解处理,但有着多年的办案经验的老丛感觉多名未成年人能够发生这样的事情,说明双方积怨已久,调解过后未必就真的保证他们以后不再发生此类情况。于是老丛在“一标三实”走访工作过程中,便通过与其他孩子的交谈得知,真像他所预料的那样,在这次案件发生之前,双方就已经发生过肢体冲突,而且还有可能再次发生打群架的情况。老丛这次不仅是采集信息,更是以家访的形式分别到村里的这些孩子家中,语重心长地向孩子们讲解法律知识和打架的后果、危害以及对孩子们以后的升学、就业造成的影响,同时又向家里的家长进行了劝导,让家长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最终孩子们从法律上真正懂得了单凭哥们义气去帮助朋友打架对自己的将来会造成的影响和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彻底放下了打群架的念头。

在走访过程中,老丛发现普乐堡多家百姓园中种植罂粟花,虽然他们都说是为了观赏,可这种花成熟悉后很可能从中提取出毒品类止痛膏。于是老丛对种植罂粟花的老百姓做了标记,然后带着派出所的同事们将罂粟花一一铲除。

微信图片_20240729104811

走访过程中,老丛还在徐老汉家中发现了一名陌生男子,该男子面孔生疏,不是本地人,经过询问他是徐老汉的侄子,来叔叔家串门,老丛觉得有蹊跷,现在的年轻人哪有爱到农村串门的,而且还呆了好几天,于是老丛就是以“一标三实”需要登记外来人口为由将该男子的身份信息进行了登记。出了门他就将该男子的信息发给了派出所,让同事查查情况,一查发现该男子是一名网上逃犯。于是老丛立即和同事返回徐老汉家中,将该男子抓获。

在走访的短短3个月时间里,老丛共获得各类案件线索6条,抓获网上逃犯一人,调解各类治安案件8起。

作为一名老民警,丛志江再次冲到了社区警务工作的最前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公安民警的忠诚与担当,更身体力行,毫无保留的向青年民辅警传授着他的工作经验和心得。如今他已临近退休,却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普乐堡派出所这片公安基础工作阵地之上,退休前用他的足迹和身影为桓仁公安送上最珍贵的礼物。




 

 

责任编辑 杨芳

审核总编 傅强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