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三燕文化”的历史与传说
- 2022-06-24 作者:李国清 李斌浏览:4660
1700 多年前,近万名辽宁朝阳人,在其首领慕容吐谷浑的统率下,从朝阳出发,飘泊辗转万里西迁,历时20余年,终落脚青海,建立了一个幅员千里的西海(青海湖)大国一-吐谷浑国。 以人名为国号者,遍数中国历代王朝,仅吐谷浑一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这群辽宁朝阳人与他们建立的吐谷浑国,在中国历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那是相当震撼!
吐谷浑立国长达334年,以国祚论,位居800多年的周朝与600多年的商朝之后,列第三;若以胡族所建王朝论,则高居榜首。吐谷浑人开辟了“丝绸南路”,在河西走廊因战乱封闭时,一肩扛起了东西通联、-带一路的历史重担。吐谷浑人为当年落后的大西北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汉文明,使荒芜人烟的海西之地有了规模宏大的人类定居城址,如国都伏俟城;使以水葬、天葬为传统的冰冷高原,立起了巍峨的夸吕陵、莫贺陵。吐谷浑人融人并参与改造了大西北的族群结构,他们与西王母的后人(今羌族)联姻,与吐蕃人(今藏族)联姻,今日土族是由吐谷浑演化而来的。吐谷浑人创造了一种文化,叫“吐谷浑文化”,它高大而恢弘,神秘并灿大烂,包容又独立,兼杂更鲜明,屹立千年,如青海湖边不化的雪山。吐谷浑人分两派:亲唐与亲吐蕃,但无论哪派,都力主“一个中国”,这样的殊功伟绩还能举出很多,而身份终定的血渭大墓之主想告诉世人的是:当我们辞世后,所有人的墓道之口均面向东北。因为我们有一个统-的名字, 叫慕容。因为我们的家乡,在辽西龙城(今朝阳)。他们的动人事迹,以今日朝阳的视角,可敬称为“慕容西迁”。这本来不是秘密,后来却成了“秘密”,一一些人处心积虑地欲灭“龙城慕容之史”。表现为:不承认莫贺王陵、夸吕王陵的存在,人为指定为吐蕃藏王陵、蒙古固始汗陵;不承认龙城慕容氏对开发大西北的卓越贡献,掩盖吐谷浑国的丰功伟绩;不承认土族由吐谷浑而来,认为土族属羌藏系或蒙古系,与辽西慕容毫无关系。甚至有某位土族专家对心意拳拳、认祖寻踪的慕容后人这样说:“去甘肃找你们的祖宗吧,土族跟你们没关系,青海无慕容!”因种种的历史歪曲与消息封锁,直到2017年6月,才有三位慕容后人克服重重困难,来到血渭莫贺王陵、夸吕王陵前,敬拜先祖。天地苍茫百感交集,心潮澎湃却无言以述,古今比对,愧视先人之陵。
隶属今山西长治市的长子县内,有一座“慕容陵”,有一个“慕容村”,皆因千余年前的西燕末代皇帝慕容永而起。慕容永战败被杀后,他手下的不少大臣与其一道死难,全了君臣之义。西燕亡国不久,慕容永麾下幸免于难的忠诚部属、那些受过他恩惠的百姓就捡回他的尸骨,将其秘葬于国都长子近郊,为其世代守墓,这个村原名“墓穴村”,以张姓居多,其中一些人,可能是守陵人的后代。术据熟悉这段历史的长子, 人张宏庆介绍,慕容永死后,因未把陵墓建好,人们就在附近山岭旁的一一个土岸上先挖了一个洞,把慕容永的棺木放进去临时封起来,待陵墓建好后再正式安葬,当地人将这种葬法叫“因尸”,由于这个原因,这座岭即称“丘尸岭”。据说,当地百姓为了祭奠慕容永,请来了许多和尚,日夜在“丘尸岭”上诵经念佛,超度慕容永的亡魂。还在岭上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因而把“丘尸岭”改称“丘寺岭”了。丘寺岭是长子人特意为慕容永选的一块风水宝地,人们祝愿长眠于此的慕容永,能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心灵的安宁。
慕容永墓守陵人的后代于此繁衍生息,人丁日渐兴旺,这里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小村落。有村以后,这个村即称“墓下村”,以后又演变为“墓穴村”“墓学村”“慕学村”。慕容永,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定都长子的西燕国皇帝,他虽立国山西,祖籍却在今辽宁朝阳。
慕容永身为一个外地人,在山西执政仅几年,在那个纲常颠倒、人心做乱的动荡岁月,他的作为与那些杀人如麻的帝王迥异:他尊重读书人,对百姓很好,听得进臣民意见,他自己受过歧视遭过罪,推已及人,便善待那此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边缘人,特别同情那些苦难的劳动者。因为这份善意与善良,西燕国的百姓过了几年体面的安生日子,慕容永的执政时间很短暂,不及十载,但慕容永的德政,却被长子百姓记挂千年。
北燕南渡一一古代朝阳人的千年创业史
与慕容氏所建诸王朝及其后人的辉煌业绩相比,同样在立都龙城的北燕冯氏也毫不逊色,北燕南渡、冯冼联姻,如今已成朝阳对外宣传的块夺目品牌,并由历史促动了南北友谊、经贸关系的增进与往来,意义非同小可。现在,朝阳人已经知道:大名鼎鼎的“岭南圣母”冼夫人,-位距今1400多年的俚族女英雄,她的夫君竟是北燕王室后人冯宝一其祖先是南北朝时代的“辽宁朝阳人”! 2019年底,冯宝、冼夫人合像千里迢迢地从南方运至朝阳北票,并立于北票市博物馆门前。而今,北票方面从官方到民间逢人便讲:“岭南冼夫人,是咱‘北票媳妇’”。公元436年,立都龙城( 今朝阳)的弱小北燕被强大的北魏所灭。亡国之际,北燕王室三百余人,在北燕昭成帝冯弘第四子冯业的统领下,由辽南登船渡海投奔南方的刘宋王朝,封官粤西,将先进的汉文明带人当时尚属烟瘴之地的荒僻岭南。
冯业的子孙在南朝的梁、陈与隋、唐等朝出任太守、刺史等地方高官者比比皆是,位列公侯者不乏其人。谁能想到,一枝落难的北方流亡王族,居然在当年的荒查岭南找到了归宿不仅成为岭南家喻户晓的名门望族, 且不断建功立业,名彰朝野,青史留名。起索对报北票的北熟马氏,在已逝的千年岁月中,名人辈出:如开创中州判生,前力“的由活号”就夫人的关君,为安定峰南做出重大关族的路的公冯宝;隋唐左武卫大将军,差一点成为“第二位南越王”的冯盎:赤胆忠心护卫大唐江山白的,那正元(高力士):助高情鉴直水渡日不的得南豪强冯崇债、冯若芳;在近代中中国百年屈辱史上,为大清王朝赢取唯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一中法之战“镇南关大捷”崖根据地领导人,阳名南北的“红色娘于大镜”的前线总指挥冯子材; 琼在这千年岁月里,当年国破破家亡、的缔造者冯白强.....艰难危恶,他们始终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祖别放土的北热冯氏,无论形势如何国家统一的最前沿,始终以为国分忧、为民造福,心系天下苍生为已任。冯冼的联姻促进了民族融合并在当时成功遏制了岭南动乱。时过千年,冯冼后人竟过百万,历代名流辈出,祭享不绝。
中国“最北的冼太像”现身古川州(北票旧称),冯宝公、冼夫人合像于福建雕凿,是冯冼族人经与北票、高州两地政府多次沟通,在2013年~2019年7年时间,方最终“成型并成行”的。这两尊由茂名冯氏族人集体捐资,重达几十吨的雕像由福建运抵北票,途经2300多公里,几乎跨越了大半个中国。随着冯宝、洗夫人的到来,北票的历史文化品牌期待重新梳理并拔高,以前的“黑水白山三燕地,龙鸟古果一层楼”“第一只鸟飞起,第一朵花盛开”的说法,好是好,未免偏雅,或许,“慕容摇篮,北燕祖陵,洗太婆家,萧峰故里”的新标签、新名片,才是更为响亮大气的北票未来提示音。
公元289年之后时间不久,慕容魔的庶兄慕容吐谷浑,带着自己的部众,远迁青海,古渡分手,再不相见。在朝阳学者周亚利所写的《吐谷浑是咱辽宁人》一文中,有更为详细的记载。书中曾说,慕容就即位后,用法严苛,手段强硬,招致许多人的不满,尤其是他猜忌功臣,上台就开始手足相残。慕容就的庶兄、建威将军慕容翰文韬武略,才能超群,慕容就对他很忌恨,其弟慕容仁、慕容昭受宠于慕容魔,慕容就也心中不平。慕容姚的猜忌、排挤和打压,迫使慕容翰投奔了鲜卑人段辽,虽然后来又回到前燕,并在征讨高句丽和宇文氏的战争中立下大功,但最终还是被慕容就赐死。慕容昭与慕容仁结成同盟,欲联手对付慕容就,慕容就提前侦知,先发制人,诛杀慕容昭,然后派人监视慕容仁的一-举动。 不久,又派弟弟慕容幼、慕容稚和佟寿等将领赴平郭( 今盖州)讨伐慕容仁,但慕容幼、慕容稚均被慕容仁俘虏,佟寿投降,整个辽东地区变成了慕容仁的势力范围,段辽和鲜卑诸部也和慕容仁遥相呼应。东晋咸和九年(334 年)二月,段辽派
弟弟段兰和慕容翰一起攻击柳城。慕容胱派慕容汗和封弈去营救柳城,结果被段兰打得一败涂地。同年十一月,慕容毁亲征辽东,攻克襄平(今辽阳)。东晋咸康二年(336 年)一月,慕容胱亲率三军沿海岸线踏冰三百里直达平郭城下,活捉慕容仁并逼其自杀。出则很领物当年,慕容胱的“奇袭之兵”从这古渡悄悄走过,偃旗息鼓,压抑低沉,他于此进击辽东的慕容仁,自己的一乃同胞,他在平郭杀了慕容仁。在这处古渡口附近,遍布古生物、古人类遗迹:四合屯鸟化石公园、康家屯古人类遗迹、丰下古人类遗址、柳黄屯临河石山上的“天鼋岩画”,特别是与慕容燕国有关的文化遗址,在古渡周边更是星罗棋布、比比皆是:章吉营子
乡前燕首座国都大棘城遗址、南八家子乡喇嘛洞鲜卑墓葬遗址、大板镇慕容
家庙遗址,上园人在构思,能否将这凌河古渡定名为“基容古渡”,作为北票上园醒目的文化标识,作为种久远而深情的光阴纪念! (节选自《三眼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开发利用研究》一书,主编李国清 李斌)
责任编辑 杨芳
- 上一篇:我的童年时代
- 下一篇:辽中区关工委举办“喜迎二十大”书画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