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盂子治安办公室“指尖警务”工作见成效
- 2025-03-14 作者:姜伟浏览:221

(辽宁区域经济/姜伟)自“指尖警务”工作推行后,桓仁县公安局木盂子治安办公室在一个月的工作时间内,现有警民微信群42个,在群人数共计3175人,共向警民微信群转发便民服务、户籍咨询、反诈宣传、矛排化解、安全防范等各类信息共计9次,累计摸排矛盾纠纷4起,现解决3起,转递1起,便民救助服务3次,微信咨询其他业务事项11人次,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均“0”发案。
细心挑选宣传内容,提高群众参与度
治安办公室民辅警每周向警民微信群发送防范宣传内容2次,每次发送到群内的内容都由治安办负责人亲自把关,统一部署转发,杜绝频发、乱发、多发问题,导致群众没有新鲜感,从而忽略宣传的内容。转发的内容均为与辖区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群众喜闻乐见的典型案事件。2月28日,民警在抖音APP上发现网红“小王羽”制作的一条关于“遇事要冷静”的短视频,点赞量达30余万,内容非常具有教育意义,民警下载后,将此视频转发各自分管的警民微信群内,并在视频下方附上“遇事要冷静,辱骂动手不能解决问题”相关内容,群众喜欢看类似的视频,并在微信群内点赞回应,即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也让群众真正意义上获得知识和教育。
用心提供便捷服务,增加群众信任度
考虑到辖区群众多以独居老人为主,农村交通不便,2月23日,治安办在微信群内发了关于登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身份证业务的通知,蔡俄卜村村民王某某在知道这个消息后,主动联系治安办询问此通知是不是真的,因为家中老母亲张某已经99岁高龄,身份证在一次办业务过程中丢失,希望民警能够到家给办理。接到这个消息后,户籍民警在2月27日上午,带着设备到王某某家给老人顺利办理了新的身份证。即方便了人民群众,也增加了辖区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
精心组织反诈宣传,提升群众知晓度
治安办民辅警在宣传的过程中,始终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作为工作重点,县局制作的反诈宣传图文和视频以及治安办自制的视频,分门别类的做好总结和归类,将适合辖区情况的典型案事件进行宣传,以身边的事来教育身边的人,让辖区群众时刻绷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这根安全弦。2月13日下午,木盂子村村民孟某某在“木盂子村微信群”看见民警转发的反诈宣传内容,该人通过微信群添加了民警的微信,将自己手机收到的关于“贷款”的短信内容向民警提供,并自称自己从来没有办理过此类业务,民警了解后,当即表示此短信就是以“贷款”为名的诈骗短信,请将此手机号码拉黑,并近期注意类似信息的防范。
耐心开展矛排化解,增强群众满意度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社区警务工作的重点,但也是难点。易产生,不易发现;易因小矛盾,产生大案件。2月15日晚间,高俭地某村民张某某在三组微信群内,发出多条因土地界线不清,对村工作人员不满意的信息,情绪较为激动。民警看见此信息后,第一时间微信群内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向张某某提供,了解情况后,告知张某某微信群不是发泄情绪的地方,派出所会介入帮助解决的。通过民警的沟通,张某某提出由于现在田地上积雪太厚无法看清界线,等雪消融后,希望治安办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并保证这期间自己不会再因此事导致情绪失控。3月3日,民警协调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领着双方当事人在现场进行界线划分,将此纠纷顺利化解。同时,3月1日和3月3日,微信名为“婷婷”的村民在微信群发了两段关于邻居玉米杆垛占到她家田地位置的视频,第一个视频只是询问谁的玉米杆,第二视频就扬言再无人认领就准备防火烧掉,并说了脏话。民警了解到此事后,将双方找到了一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双方纠纷化解掉。“婷婷”认识到自己辱骂他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道歉,对方也承诺将玉米杆垛移走。
尽心部署安全防范,提促群众幸福度
木盂子治安办认真分析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好工作安排,对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等公安管辖的工作,通过微信群发送骑车戴头盔、酒后不能驾车、合法合规驾驶农用车、注意防火等内容,以此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促辖区人民群众的幸福度。3月6日,因为天气变暖,辖区群众农用车、电动三轮车、两轮摩托车使用率提高,道路上车辆逐渐增加,不戴头盔、肆意变道、随意载人等不安全因素骤增,民警通过微信群转发了县局交管大队制作的安全出行提示单,以此来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力争将不安全因素降至最低。
责任编辑 于晓红
审核总编 傅强
- 上一篇:五女山出派出所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