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区域经济中心>农村农业> 正文

康平县张强镇:打造“一村一品”,共谱乡村振兴

  •   
  • 2021-08-09 作者:刘 畅浏览:2963
 微信图片_20210809112823
 
(辽宁区域经济/刘 畅)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康平县张强镇通过盘活集体资产资源、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鼓励创办村集体经济实体,扶持种、养殖业发展等措施,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集体经济模式,千方百计把持续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努力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微信图片_20210809112814
 
记者来到张强镇西两家子村的大扁杏林时,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新摘下来的大扁杏进行脱核。据了解,像这样的脱核机器,配合20人左右的人工,每天就能脱核2000余斤。近年来,西两家子村大力发展大扁杏和中药材种植等产业,今年,大扁杏种植面积达到2690亩,然而在2016年,这里的大扁杏种植面积还只有630亩。现如今,合作社内加工车间、加工设备和库房配备齐全,加工出来的产品包装精美,远销全国各地。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西两家子村在大扁杏树下种植了150亩的中草药,品种有苦参、威灵仙和桔梗等,让西两家子村的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广。

微信图片_20210809112838
 
张强镇官宝窝堡村种植水稻已有多年历史,现有水稻面积5000余亩,养殖了稻田蟹。2018年成立沈阳官宝农业服务中心,主营大米加工和销售,注册了“哈拉沁屯”绿色品牌,积极推进“两品一标”认证。据了解,去年,官宝窝堡村有1100亩水稻率先进入了有机认证转换期。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今年,张强镇前辛屯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本村203亩土地进行流转,种植中草药牛膝,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变中草药种植为乡村振兴“助力器”。土地流转有效引导了农业产业的“华丽转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加速了土地流转,推动了全域土地的“大融合”“大发展”,也鼓起了在土地上勤劳生活百姓的“米袋子”“钱袋子”。
 
张强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持续促农增收。目前,全镇已建立了大扁杏、水稻、中草药等多个农业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审核总编 傅强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