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制生活中心>人物风采> 正文

警营“啄木鸟”用责任捍卫忠诚

  •   
  • 2021-07-15 作者:孙守印 高明月浏览:3010
 IMG_20210715_133435 

   (辽宁区域经济/孙守印 高明月)“曲勇,为数不多的好人,有智慧的老实人,有情有义的厚道人,领导失臂,朋友失友,兄弟失弟,沉痛悼念!”、“倾盆大雨如泪泣,英年早逝动天地,……”一声声悼念在大石桥公安局纪检组微信群里传递着同事们的不舍,老天似乎都在悲恸,瓢泼大雨传达着无数亲朋的哀痛。吊唁大厅内,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前来送行的战友、亲朋,还有一些陌生的面孔,或眼含热泪、或相拥而泣、亦或失声痛哭,依依送别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现场哭声阵阵,汇聚起了无尽悲伤。

IMG_20210715_133129(1)

   2021年7月8日,大石桥市公安局纪检组二级警长曲勇,中共党员,因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积劳成疾,工作中突感身体不适,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7月9日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6岁。虽然他本人也许不会留下什么遗憾,但更多的惋惜却留给了永远怀念他的同事、战友、家人。 在他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侦查破案故事,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追捕案犯细节,有的只是春蚕吐丝般的默默奉献,留在群众和同事中的良好口碑。兢兢业业、廉洁奉公,生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从警誓言;勤奋务实、一心扑在工作上,用生命书写了披荆斩棘、笃定执着的从警芳华;短短46载,用自己短暂却壮丽的一生,奏响了一曲永世长存的爱岗敬业之歌。   领导说:“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曲勇的老领导苏玲春眼含热泪,哽咽地说着。这小子和我一起工作七八年,工作上他爱担当,敢担当,能担当。

IMG_20210715_133151(1)

公安纪检,案件量大,每个案件上报都是有期限的,因此加班加点是常事。曲勇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领导让干啥就干啥,而且还能干好,自己看到的,也主动干并干好,从不与领导提出任何要求,也从没有一点抱怨。一次有个案件的主办人因为有事请假,这个案件又到上报日期,曲勇二话不说,拿起卷宗一声不响地做了起来……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曲勇追求的目标。凡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做事认真,办事神速,是个工作狂。每天最早到办公室的是他,最晚离开的也是他!经他手办的案件,没有一件出过差错,没有一件重审过,没有一个当事人上访、不服的…… 他的眼里总有活,就像一个陀螺,一个上满弦的钟……

IMG_20210715_133420

 一个案件当事人在黄土岭,单位的车已外出,他开起自己的车就走。次数多了,单位领导就说给你报点油钱吧。“不用,不用,我不差这点。” 无论资历还是能力,该提拔的都应该是他。可他却找到领导谈,不要提拔他,他就想大伙在一起乐呵呵的。他有公心、爱心、耐心、包容心,他是纪检组的粘合剂。那天送行时,让领导想不到的是,一位曲勇曾办过案件的当事人(因案件已经不在岗)也来了。“就是觉得他人太好了,知道了,一定要来送他最后一程。”同事说:“他是工作狂” 翻阅文件、察看台账、卷宗,在大量资料里寻找线索……他就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一天的工作。“曲勇不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还有着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他是“年轻的纪检老干部”,任何的投诉到了他的手里,无论当事人怎样难缠,他都能和颜悦色的劝导:“你消消火,再回去考虑考虑,我也向领导汇报,咱们改天再谈……”

IMG_20210715_133341

对于这名纪检战线上的“老黄牛”,同事张建波打心眼里佩服地说道。 “我们组四个人中,就他是老人了,而且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办案技巧。”在办案中,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对每个案件他都能敢于碰硬,勇挑重担,通过把握案件环节、调取重要证据,掌握违纪违法人员心理,突破心理防线,为一举突破案件常起主导作用。特别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始,我们的工作量大增,政法委、纪检委、教育整顿办公室、督导组下来的案件都要限期上报,而且要不出任何差错,曲勇责无旁贷地挑起了大梁,每天七点多点就到办公室,晚上十点前没有下班的时候,更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了。

近三百件案件,要及时完成线索核实,有的还要重新取证,联系当事人了解情况,我们看着也着急,无奈很多时候我们伸不上手…… 记得最清楚的是5月15日,那天是星期六,一个案件忙到了深夜11点,我说开车送他回家,他说太晚了,你也累了,明天还要上班,早点回去歇着,我打车回家。他就自己打车回到营口家里……说到这,孟强说不下去了。

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压力都很大,曲勇总说,别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慢慢干,可大家知道,最累的是曲勇。加班熬夜,饮食起居没有规律,精神高度紧张,曲勇明显有些疲惫、消瘦,脸色也不好。一天,同事无意中知道了曲勇在便血,就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他说“没事,现在太忙,等教育整顿结束我再去看。”

IMG_20210715_133446

老班长说:他就是活雷锋!97年9月,我出任城区中队长,刚入警不足一个月的曲勇被分配到我的中队,1.70米的个头,相貌平平,不怎么爱说话,所以当时没怎么把他看在眼里。城区中队不但要负责全市交通管理,还需要每天站三个形象岗,队里8名警力要负责市区交通指挥疏导、违法车辆查处、违法行为打击,任务量特别大,尤其是当时近3000台三轮车驾驶员,大多数素质低,不懂法规,在市区横冲直撞。2000年中旬的一天中午,曲勇发现一三轮车司机可能是饮酒驾驶,随即上前拦停,司机见状加大油门就跑,曲勇死死拽住车门不撒手,拖出10几米远后将其制服,而他自己的手指、脚趾两处骨折。去医院包扎后,第二天就照常上班。因没有必要的治疗和休息,受伤的手指至今都伸不直,落下残疾。当事人意识到问题严重,托人送钱想不受法律追究,曲勇断然拒绝,当事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2002年发大水,半夜接到通知,冒雨赶到金桥桥洞。他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不顾危险,指挥着过往车辆、行人,一直到次日的深夜。午饭、晚饭都没吃,在水里坚持了二十几个小时。执行公务时,任何人给盒烟、往兜里塞点钱,他都会严令拒绝……遇上过马路的老人、孩子他会迎上去、搀扶送过马路……他当上中队长,更是身先士卒…… 2008年汶川地震,他第一个报名支援汶川,以优秀的交警形象选中入川。90天里,他克服生活、身体、工作上的重重障碍,出色地完成了援川任务,荣立公安部颁发的三等功。
       “他和我一起工作六年,从没有在我面前论过其他人的长短,也没向我提出过任何条件,更没有讲过价钱。见活抢着干,荣誉面前总是推让,在我眼里他就是活雷锋,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违法行为执法如山,对工作一丝不苟。”已退休的原交通队副大队长乐发栋泣不成声地向记者介绍道。
       妻子说:“他太狠心,心里没有家” 、“他一心想着工作,心里只装着工作。工作的事永远比自己的事重要,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得为他的工作让路。”妻子刘冬啜泣着说,“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啊,这么多年对家庭的亏欠,他还没来得及弥补,怎么能说走就走啊!”和众多公安民警一样,曲勇做着平凡的事,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一片丹心报家国,于无声处绽芬芳。”就是他的真实写照。曲勇走了,但他的名字将永远烙印在镁都大地。





 

责任编辑 李世义

审核总编 傅强

 

 

本网站资讯信息来源于原创稿件以及全省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各地媒体宣传部门所提供。针对所有稿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如对网站内容有任何异议,敬请联系我们。fuqiang1963@163.com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