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质量发展绘就“七彩”农场
- 2022-01-16 作者:郝淑丽 李尚平浏览:2760
——朝阳县贾家店农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辽宁区域经济/郝淑丽 李尚平)贾家店农场位于朝阳县西北部,始建于1960年,是朝阳县唯一的国有农场。农场社会总面积9.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万亩,林地面积5.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农场下设4个分场、34个居民组,总人口8249人。近年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场上下奋力开创贾家店农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农场党委结合贾家店农场实际,在全场范围内积极稳妥开展“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工作,促进贾家店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积极部署 广泛宣传
8月7日,贾家店农场接到县委宣传部下发预通知文件后,立即部署筹备。首先召开农场党委会进行全文学习。其次召开农场“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动员大会,在会上传达《关于在全县开展“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并通过微信群将文件精神进行了广泛传达,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并下发,利用农场机关大楼LED电子屏幕以及办事大厅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宣传口号,为“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主要开展以下内容:
聚焦观念转变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共识。按照朝阳县“三会”要求,强化顶层设计,提升完善农场十四五规划,推进高质量发展规划,推动我场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破除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通过思想观念转变带动发展方式、工作方法转变。着力推进农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远景目标谋划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贾家店农场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驱动发展、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精耕细作,要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务求实效。
聚焦绿色低碳培育高质量发展良好生态。结合本场实际制定“双碳”路线图,规范新能源产业发展,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现“数字蝶变”。坚持创新驱动,破除重大轻小、重硬轻软、重引轻育的大工业思维,实施“项目+团队”的“带土移植”,确保科技型企业不断引育壮大。
聚焦项目支撑夯实高质量发展深厚根基。狠抓项目引进、项目落地、项目平台,做到抓大不放小、重硬不轻软、求远不舍近。精心谋划一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数字经济和文化旅游项目,加快培育形成高质量项目群。对现有项目进行梳理,对“两高”“六小”项目实行清单管理。
聚焦营商环境打造高质量发展浓厚氛围。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加快形成“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虹吸效应。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农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用心用力用情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营造心齐气顺的社会环境。
强化工作举措,推进全面发展
贾家店农场在“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基础上,坚持把大讨论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高质量项目建设等紧密结合,在讨论中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强大合力,形成一批实践成果、制度成果,梳理成果并汇总成集,用新思维、新办法、新举措推进工作高质量开展。
——狠抓新能源产业。按照中国零碳示范村镇建设要求,农场依托生物质直燃锅炉为十一家单位近5万平方米办公用房提供供暖业务,在农场区域内已推广户用生物质颗粒炉具230户,安装太阳能路灯2200盏,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4处总计200千瓦,分布式太阳能光伏33处(每户5千瓦),建成秸秆颗粒厂一处。另外,全球零碳示范村项目已通过调研和论证,有望近期得到批复,每年可得奖补资金50万美元,连续3年。
——狠抓乡村文旅产业。在原来花海AAA景区基础上打造AAAA级景区,现已引进投资方,计划总投资2.5亿元,规划设计初稿已经完成,正在征求意见;与沈阳师范大学达成协议,挂牌建立沈师学生实践基地;与市、县党校达成协议,建立党建联系点,从而真正建成了学研游基地。同时逐步开展投资近4亿元的特色小镇建设。
——狠抓制种产业,打好种业翻身仗。目前已与省农科院达成协议,挂牌建立辽宁省农科院朝阳市杂粮种子研发基地,采取农业+科研院所+实验基地模式,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提高产品质量,重振农场五十余年的制种产业。今年10月在农场召开了朝阳市新品种示范观摩会,现场展示108年杂粮品种。同时, 200亩试验田的设计和合作方案已经完成,即将挂牌实施。
——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场本着“整治、巩固、提升”为原则,以“打造靓丽农场、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把农场变成“农村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花园”为目标,以影响农场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动员全场干部、农工广泛参与、集中整治。
老虎山河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4600万元,其中省项目资金2300万元已经拨付,计划利用此资金进行老虎山河护岸坝修筑、修建两座拦河坝、建湿地公园一处以及水利景观建设。目前,已完成监理招标,进入初步设计修改完善阶段,待发改部门评审后进入施工招标。投资600万元的三分场小流域治理项目,目前正在规划阶段。
农场通过抓好垃圾处理、植树造林、老虎山河生态治理、小河口小流域生态治理,实现了美化、净化、绿化、亮化,生态宜居,使贾家店成为人人向往之地、旅游之地、康养之地。同时,狠抓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狠抓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狠抓招商引资和飞地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
截止去年11月末,完成社会总产值13892万元,同比增长6%,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万元,同比增长12%,预计,今年人均纯收入可达17500元,同比增长16%。
以高质量发展 绘就“七彩”贾家店
近年来,贾家店农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致力于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零碳村镇,消除污染改变生态环境,进而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全面发展,绘就“七彩”贾家店。
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来,全场上下紧紧围绕“中国零碳示范村镇”和“国家级生态农场”建设要求,凝心聚力,用新思维、新举措、新办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
所谓七彩: 红色新能源,让贾家店“燃”起来。目前,农场供暖业务已经涵盖朝阳县、龙城区9个乡镇,11台锅炉,总供暖面积达8万平,这些锅炉一年可以消化掉2万亩地秸秆9000吨,减少碳排放1200吨,相当于50亩林地一年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锅炉中熊熊燃烧的火焰,正如农工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让贾家店“燃”起来!黄色制种业,让贾家店“富”起来。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农场已与省农科院达成协议,建立“杂粮种子研发基地”,实现科研机构与兴农种业公司深度合作。农场在辽宁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中,有玉米示范田30亩,108个品种,有高粱、谷物和大豆等28亩,新品种涵盖中熟、晚熟、中晚熟三个系列。绿色人居环境,让贾家店“美”起来.漫步贾家店, 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壁画墙, 整洁的街道旁,河水碧波荡漾,鲜花在微风中摇曳,仿佛一幅生动的油画!白色种植养殖业,让贾家店“强”起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迅猛,以“朝阳农品”为龙头,建立现代农业联合体,生产绿色有机产品。
中国地理标志“朝阳小米”的主产区座落于贾家店,并与农村电商有机结合,促进了销售额的跃升。紫色招商引资和飞地经济,让贾家店“活”起来。持续推进八方生物科技年产3.6万吨的生物发酵饲料项目、粮食仓储项目建设,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彩色文旅业,让贾家店“舞”起来。景区正由3A升级为4A级。现已引进投资方,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总投资5个亿;并在景区建立“沈师学生实践基地”、与市县党校建立“党建联系点”,努力建成“学、研、游”综合基地,彩色的花海是贾家店的名片!农场不断深挖旅游元素如红山文化、古村落、“大地放歌”、舞蹈队、秧歌汇演等等,都是贾家店五颜六色的鲜活名片!无色汗珠,让贾家店“飞”起来。贾家店的色彩斑斓,正来自于劳动者脸上一颗颗晶莹无色的汗珠,因为它更像一颗颗沉甸甸的种子,一旦播洒就会生根发芽;就会花海飘香、麦浪滚滚;就会有郁郁葱葱的森林绿海;就会有硕果累累的乡村天堂——“七彩”贾家店!!!
近年来,贾家店农场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一分场)、“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辽宁省文明村镇”、“辽宁省文化先进乡镇”、“辽宁省生态先进乡镇”、“辽宁省基层文化活动示范广场”、“辽宁省文联舞蹈基地”、“市级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 杨芳